人氣作家分享10本觸動人心的經典小說

人氣作家分享10本觸動人心的經典小說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特別容易對人生感到迷惘,從青澀無知的青少年到初出茅廬的新鮮人,即使是現在,歷經了社會多年的洗禮,偶爾仍然會像是走入濃霧之中,頓時失去方向。

幸好成長的各個階段,總會遇到那麼幾本小說碰觸到我心中最軟的一塊,如果你也和我一樣時常茫然,或許以下我推薦的這些故事,也能帶領你走出那片濃霧。

Creator Image
李豪
作家/詩人
  • J.D. Salinger
    麥田捕手


    李豪

    誰的青春時期不迷惘?相信大多數的人在青春期不想被當小孩看待,卻也還沒做好成為大人的準備。在這段幼稚以上、成熟未滿的尷尬時期,內心彷彿有滿腔不想顧及世俗的叛逆、憤怒,但又對於不知道何去何從感到焦慮。

    《麥田捕手》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發,作者沒有在書中加入說教式的標準答案,只有陪伴著讀者們,和年輕氣盛的主角在這混亂的世界中,守望著心中尚未崩壞的部分。此書歷時多年,依舊堪稱經典之作。
  • Antoine de Saint-Exupéry
    小王子


    李豪

    《小王子》是我最喜歡也是影響我最深的著作,它看似是一本童書,但成年後每次重新翻閱,都能獲得更深刻的感觸。

    主要人物小王子、飛行員、狐狸與玫瑰,甚至是在書中短暫登場的會計師、點燈人、國王、蛇等小角色,都被作者賦予了存在的寓意。其中的經典台詞「因為你對你的玫瑰花付出的時間使她變得重要。」,相信唯有費盡了歲月去讀懂這本書,才會令這句箴言金句更顯珍貴。
  • 朱少麟
    傷心咖啡店之歌


    李豪

    在我們這個年代,活著已經不難,難的是如何說服自己這樣也算活著。

    《傷心咖啡店之歌》是台灣史上最暢銷的華語小說之一,作為作者朱少麟的首部長篇作品,一推出立即轟動文壇,而後續的作品《燕子》、《地底三萬呎》也都自成一格,準確且深刻地點出了現代社會中人們的生存危機。在此書中,有一間名為傷心的咖啡店,再這裡我們能跟著一無所有的馬蒂,認識城市裡最自由的男人──海安,並也在這場際遇中重新認識自己。
  • 白石一文
    一瞬之光


    李豪

    白石一文是我最喜愛的小說家之一,更曾有幸為他的新書掛名推薦。我特別喜歡他在書中叨叨絮絮地說教,和充滿職場鬥爭的筆法,但與此同時,又能看見一絲人性光輝穿過這些所組成的沉重內容。

    《一瞬之光》描寫一位事業有成的高階主管,前途看似一片光明卻為此掙扎,在一次機緣下,認識了與他人生經歷大相徑庭,個性脆弱的年輕女酒保。男主角明明有更好的選擇,卻看到她的曖曖內含光,寧可冒著風險向她伸出援手,點出了人們有時為了快樂,願意受苦、奉獻的天性。
  • 村上龍
    69


    李豪

    這是一本風格不太像「村上龍」的小說,文筆幽默、明快,述說著人們被社會賦予了責任,卻又沒被告知理由,因此彷彿被強加了枷鎖,最終只能默默地忍受這一切。

    故事背景為日本的學生運動,但在閱讀的當下,覺得角色們的舉止與想法與自己有些相近,能理解他們認為自己可以改變世界的想法,以及那種不分你我,一群人為了同一個目標團結、奮鬥,真正活在當下的感覺。
  • 吳明益
    複眼人


    李豪

    作家吳明益的《天橋上的魔術師》近期被翻拍成影集,受到許多人的關注,但這次我要推薦的是早期讓他一舉成名的小說──《複眼人》。

    在這本小說中,作者將魔幻寫實的寫作風格發揮地淋漓盡致,卻又能看見貼近鄉土的情懷。如同俗話說的「當局者迷」,我們總是會受到自身經驗的阻礙,被眼前的困境卡得動彈不得,但此書用想像的島嶼、突如其來的天災,試圖要教我們開拓眼界和視角,不再以自我為中心,或許就能多分一點心思去關注周遭的人事物。
  • 村上春樹
    挪威的森林


    李豪

    雖然在村上春樹的小說中我最喜歡《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但《挪威的森林》也影響我深遠,至今無法忘懷這本書在青春期時帶給我的震撼。

    作者透過男主角徹,以及影響他深遠的兩位女性──直子與小林綠,敘述生與死、靈與肉之間的關係。並且告訴讀者,有時哀傷是身不由己的,但唯有走過悲傷的幽谷才能看見明亮的光。讓我無論經過多少年,時不時會想起書中那句:「沒有什麼人喜歡孤獨的只是更討厭失望罷了。」可說是一語道破了這本書想傳達的理念。
  • 趙南柱
    82年生的金智英


    李豪

    《82年生的金智英》描述女主角從大學畢業後,找到一份安穩的工作,之後經歷離職、結婚、生子,當一位家庭主婦,人生看似再平凡不過,直到某一天她突然變得情緒不穩,這才讓她有機會向醫生吐露心聲。

    其實,人的無知,往往是被某種優勢所構成的泡泡保護著。在泡泡之外,你熟悉的人或許正在掙扎著,雖然你能隔著泡泡看見他們的笑臉,但只是因為他們不忍心讓你曉得某些真相罷了。這本小說便是說出這個事實,裡面的故事並非純屬虛構,而是讓讀者看見更真實的世界。唯有正視周遭的一切,才能或多或少理解他人的處境。
  • 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愛在瘟疫蔓延時


    李豪

    由於最近疫情的關係,步入30歲後再次翻閱了這本小說,反而因為年齡的增長,更讀懂了書裡面關於愛、關於老、關於疾病的隱喻。

    在《愛在瘟疫蔓延時》中,男主角阿里薩歷經了五十多年的歲月,依舊深愛著女主角費米娜。因此此書的重點並非瘟疫,而是思念就是一種病,畢竟人需要相信一些虛無飄渺的事物,才能讓自己在動盪的時代不至於墜入虛無。然而,每段感情終究會歸於平淡,兩人如何保持平衡一起走下去也是耐人尋味的地方。
  • Sally Rooney
    正常人


    李豪

    《正常人》可說是這個時代的現象級小說,先前更被改編成人氣與口碑兼具的影集。故事圍繞著梅黎安與康諾,他們在年少時便奠定下了深厚的感情基礎,後來卻因為各種誤解,使得兩個人走向不同的道路。

    在書中,作者深入探討了世俗的框架,以及何謂「正常人」。然而我們正走入一個前所未見的社群時代,在眾人的凝視下無處可躲。導致人們像鴨子划水,水面上保持優雅,但水面下兩隻腳卻拼了命地擺盪。如果你也有同感,或許能從這部小說得到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