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大家能快速找到喜愛的泡菜商品,本篇將推薦各款在網路上也可輕鬆購入的人氣商品,不管是口感、味道還是選材等將會以排行榜的方式詳細說明;其中包括像是宗家府、正安、協發行等知名品牌,也有近年相當知名的黃金泡菜。雖然人人各有所好,但偏甜、偏酸、帶辣的產品都樣樣俱全,一起來看看心中的好味道有沒有上榜吧!
商品圖片 | 1 ![]() 宗家府 | 2 ![]() 旺果日嚐 | 3 ![]() 協發行 | 4 ![]() 自然本舖 | 5 ![]() 扒扒飯 | 6 ![]() 夏泉 | 7 ![]() 老騾子 | 8 ![]() 正安 | 9 ![]() CJ bibigo | 10 ![]() 愛之味 |
---|---|---|---|---|---|---|---|---|---|---|
商品名稱 | 韓國泡菜 | 旺果泡菜 | 黃金金針菇 | 手作鮮泡菜 | 麻辣花椒泡菜 | 吳佰台式泡菜 | 蒜香泡菜 | 白菜切塊 | 炒泡菜 | 韓式泡菜 |
特色 | 韓國食材融合日式風味滿足味蕾 | 蔬菜配水果一拍即合 | 前衛包裝下的美好古早味 | 台灣在地的好味道 | 引發食慾的花椒滋味 | 標準台式風味,酸甜不停箸 | 下鍋翻炒便香味傳千里 | 爽口且辣度適中 | 開袋即享用,爽口滋味更下飯 | 熟悉的台式好滋味 |
價格 | NT$ 269 | NT$ 720 | NT$ 189 | NT$ 250 | NT$ 199 | NT$ 1,280 | NT$ 81 | NT$ 145 | NT$ 85 | NT$ 50 |
內容量 | 1.2kg | 400g | 420g | 1200g/罐 | 260g/罐 | 400g | 270g | 400g | 80g/袋 | 190g |
添加物 | 白菜、大蒜、海鹽、蝦醬、辣椒等 | 紅蘿蔔、蒜頭、香油、白醋、辣油等 | 金針菇、蒜頭、紅蘿蔔、芝麻油、辣椒等 | 大白菜、蒜頭、辣椒、鹽、糖 | 大白菜、釀造醋、蒜頭、大紅袍花椒等 | 高麗菜、醋、砂糖、鹽、蒜頭、辣椒、紅蘿蔔 | 米醋、蒜泥、砂糖、辣油、紅辣椒泥等 | 大白菜、辣椒粉、大蒜、魚露、蔥等 | 甘藍菜、辣椒粉、鯷魚醬、蝦萃取物等 | 果糖、蒜、辣椒粉、蔥、薑等 |
熱量 | — | — | — | 77.2大卡/100g | 103.1大卡/100g | 92.7大卡/100g | — | 39大卡/100g | 71.7大卡/100g | 38大卡/100g |
商品連結 |
首先就要為大家推薦10款人氣商品,根據自身喜好挑選出最合胃口的泡菜吧。
泡菜跟醬菜同樣都是古時候為了長期保存蔬菜,而特別採用發酵程序製作的食品,兩者的製法其實沒有明顯的差異。不過一般來說,如果浸泡的食材為高麗菜、大白菜及小黃瓜等蔬菜的話,大多會被稱為泡菜;而其餘像脆瓜、剝皮辣椒等就常被叫做醬菜。而隨著韓國的辛奇在台灣的風行,泡菜一詞常常也被作為這類韓式醃菜的別稱,不過廣義來說只要是浸泡醬汁的蔬菜,都可被叫做泡菜。
現在大至超市小至便利商店都能見到泡菜的行蹤,相信連泡菜愛好者看到眾多選擇擺在眼前時,也會變得不知所措。在看完排行榜之後就來看看有什麼挑選商品的重點,有了以下幾點做參考,想必就能更快找到合胃口的商品。
泡菜可說是此類醃漬物的總稱,而根據地域的不同,在風味、口感及名稱上也都會有差異;其中像韓國的辛奇種類甚至多達200種以上,多樣性可見一斑。以下將介紹台灣較常見的幾種泡菜,可根據喜好挑選最合適的口味喔。
於2021年被官方再度定名為辛奇(Kimichi)的韓式泡菜,如今可以說是這類製品的代名詞。以其地理和歷史來說,辛奇早年多是以蘿蔔為主要材料,除了加入醬油、蔥、蒜之外,還會添入如魚露、蝦醬等海鮮增添風味,因此可說是海陸綜合之下的產物;而在辣椒傳入朝鮮半島後,辛奇便漸漸成為了如今有著鮮紅色澤及辣味的模樣。
辛奇的製法以熟成發酵為主流,最大特色是含有豐富的乳酸菌,而有著均衡的辣味及酸味。而目前台灣市面上販售的泡菜也以辛奇為主,蔬菜的種類也十分多元,從高麗菜、小黃瓜到水果等應有盡有。不過辛奇在保存過程中容易持續發酵而越來越酸,如果感到不易入口時,則可考慮作為鍋物、炒飯的配料使用。
有別於艷紅的辛奇,台灣本土的泡菜有著接近蔬菜原色的模樣。製作方法則以醃漬為主,並會再加入白醋、蒜頭、辣椒、糖增添口感,整體來說吃起來不會太過嗆辣,而是以酸味為主軸。這種風味由於較為清淡、爽口,故常與臭豆腐等本身有著重口味的菜餚搭配,就算是在炎熱的日子品嘗也不至於太刺激,雖然能見度不像辛奇那麼高,但反而最能搭配台灣人的家常料理。
古時候為了長期保存蔬菜,各地都有製作泡菜等醃漬物的歷史。而與辛奇同樣具有名氣的,還有來自中國四川的泡菜,其中最為人所知的就是用來製作酸菜魚、酸菜白肉鍋的酸菜,最大特色是幾乎沒有辣味的口感,反而以強烈的酸味為體,在台灣雖然不常單獨作為配菜上桌,卻是許多人入菜的好選擇。
另外像是以醃漬物聞名的日本,也有將韓式風味改良成屬於自己的味道,不同於嗆辣的滋味,嘗起來會帶有些許甘甜香氣,對於未嘗過泡菜的人來說反而容易入口。大家不妨在市場上多多探索,或許可以找到最符合喜好的產品。
泡菜的製作方法可大致分為鹽漬法及辣醃醬發酵式等兩種,在口味方面沒有太大的差異,但在保存期限上可說是截然不同。韓國多將泡菜作為調味用,而天然發酵的泡菜基本上無須擔心保存期限的問題。而日本、台灣製作的泡菜多是先將白菜醃漬後再做調味,相較之下可存放的時間就較短。因此保險起見,選擇未開封可存放一個月並在開封後兩個禮拜內可吃完的份量為佳。
市面上最常見200~400g的包裝,以小家庭來說算是適中的量;但如果是獨自居住在外、食用頻率不高的話,會建議選擇小袋包裝的產品,不但取用方便,在有效期限內品嘗完畢也不會太過困難。另外,泡菜獨有的酸味會隨時間而愈加濃烈,如果不太能接受建議盡早食用完畢。
上面提到正統的韓國辛奇,會添加像魚露、蝦醬等海鮮做調味,因此若會對這類食材過敏的話,便得事先檢查產品有無使用其製作。一般來說,台式泡菜的原料會較為純粹,擔心過敏的話也可優先挑選。而對於素食者來說,市面上也有標榜全素製作的產品,購買時同樣可多確認成分表。
了解了挑選泡菜相關的重點後,在實際購買時又會遇到什麼樣的問題呢?以下將簡單說明,希望能為各位讀者們解惑。
A:以大白菜泡菜來說,韓式風味偏甜辣,台式偏酸,日式則是維持韓式的甜辣,但調味較清淡且辣度也低一些。
A:雖然醃漬物的保存期限會比一般料理來得長,但仍是不建議長期放置,同時在開封後儘早食用完畢最理想。另外,泡菜就算以冷藏方式保存,還是會持續發酵、造成酸味越來越明顯,不喜歡酸味的話會建議放在「微凍結室」中保存。
A:若容器可密封則放入冰箱冷藏保存即可;如果無法完全密合,則可移至其他容器,或利用保鮮膜、夾鏈袋包覆後再冷藏,這樣才可確保泡菜的味道不散發到冰箱之中。同理,為避免氣味附著在容器上,建議選擇玻璃或不鏽鋼製品為佳。
A:泡菜除了直接食用也能作為料理食材,因此發現不合口味時可以重新製作為炒飯、泡菜鍋等等,在料理過程中以其他調味料調整風味即可。
A:一般來說韓式泡菜多為明顯的紅色,台式則為白色或淡黃色。至於辣度、酸度等雖無法從外觀判斷,依然可參考成分表或是其他消費者的口碑。
泡菜的甜辣滋味總是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無論是搭配燒肉還是稀飯都香氣逼人。那麼想暢飲啤酒亦或小酌時,又該搭配什麼樣的便利美味小點呢?如果想進一步探索市面上各式美食,歡迎點選以下文章參考。
看完以上的介紹,是否已找到心動的好滋味了呢?泡菜的種類繁多,各地的滋味嘗起來都與眾不同,除了單吃享受其濃郁滋味之外,還能搭配其他食材製作出各式創意料理。不妨藉此機會參考選購要點及排行榜,找出喜歡的泡菜口味,讓飲食生活更加多彩多姿吧!
日用品・生活雜貨
旅行用品、防盜用品、文具家電
烘被機、咖啡機、體脂計・體重計電腦3C
桌上型電腦、讀卡機、數字鍵盤相機
腳架、數位相機、單眼相機美妝・保養
去光水、甲片、指甲彩繪健康・美容
香水・香氛、護膚・護髮、健康用品食品
麵類・義大利麵、麵包・果醬、點心・甜點飲料
氣泡水、蔬果汁、番茄汁廚房用品
廚房雜貨・消耗品、廚具、餐盤・餐具服飾・時尚
錢包、包包、男士戶外服飾鞋類
鞋用保養・配件、童鞋、男鞋手錶・飾品
珠寶首飾、手錶、自動上鏈盒母嬰・兒童用品
孕婦用品、嬰兒用品、兒童用品家具・家飾
窗簾、收納家具・收納用品、寢具興趣嗜好
畫具、樂器、佛具戶外休閒
烤肉架・焚火台、戶外桌、戶外用瓦斯爐・登山爐DIY・工具百貨
戶外家具、農事・園藝工具、電動工具運動用品
健身用品、跑步運動用品、桌球用品寵物用品
貓咪用品、熱帶魚・水族箱、鳥・小動物用品書籍・CD・DVD
書籍・雜誌、DVD・影視作品、CD遊戲
遊戲機周邊設備、Switch遊戲、PlayStation遊戲汽機車
汽車百貨、機車用品、汽車禮品
母親節禮物、父親節禮物、生日禮物居家設備
溫水沖洗馬桶座、淨水器、照明燈具手機
智慧穿戴・智慧手錶、手機周邊、手機行動通訊
音樂
應用程式・App
保險
信用卡・電子支付
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