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OP
  2. 運動用品
  3. 自行車用品
  4. 【專家監製】2023最新十大公路車推薦排行榜
  • 【專家監製】2023最新十大公路車推薦排行榜 1
  • 【專家監製】2023最新十大公路車推薦排行榜 2
  • 【專家監製】2023最新十大公路車推薦排行榜 3
  • 【專家監製】2023最新十大公路車推薦排行榜 4
  • 【專家監製】2023最新十大公路車推薦排行榜 5

【專家監製】2023最新十大公路車推薦排行榜

公路自行車不但能當作休閒運動,也具備中、長距離移動的功能,比一般腳踏車更適合當作日常代步、訓練工具。然而光是台灣品牌就有 Merida美利達、 Giant捷安特、 KHS功學社、 Performer卜赫馬等多種選擇,眾多零部件更是讓欲新手感到卻步。


本篇文章會針對公路車初學者們整理選車重點,並以排行榜的方式推薦10款適合初學者的人氣商品。榜中介紹的車款包括以方便為訴求的公路小折、重視設計感的城市代步款、以及強調卓越性能的入門級公路車款。文章後段也會簡單介紹自行車的相關部件,相信讀完後就能更有方向,那麼事不宜遲一起來發掘屬於自己的公路車吧!

03-13-2023更新
里昂先生 Mr.Leon
專家・達人
單車YouTuber/影像創作者

對里昂先生來說,騎乘單車並不只是在賽道上競逐成績而已,它更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我們可以靠著雙腳的踩踏越過高山峻嶺、行經鄉間小徑,在漫長的騎乘中用緩慢的速度來觀看這個世界,因此透過自己的努力所看到的美景才格外具有意義。 希望能夠透過鏡頭紀錄著每一刻的真實,分享生活當中的美好,這也是他創立YouTube頻道的原因,也期盼能透過小小的頻道,讓更多人進入公路車的世界!

里昂先生 Mr.Leon的簡介
看更多內容
劉柏壯
編輯
mybest編輯

於 mybest 任職近3年,參與多篇開箱實測及專家監修文章,為文章品質專業把關。目前定居日本關東地區。先前曾於唱片公司負責網路行銷及影像剪輯工作,喜歡關注音樂、電影、美食、日用品等各種領域。平日裡也熱愛在網路世界探索新事物,期待藉由自身體驗,將有價值的好物分享給讀者。

劉柏壯的簡介
看更多內容
  • 本篇文章內容由mybest團隊獨立調查、製作。製作過程會因為商品及服務不同,由廠商無償提供試用,或與品牌合作安排相關廣告版位,但無論有無皆不影響商品排名。
  • 詳情請參閱mybest製作理念
在專家監製企劃中,專家、達人僅針對「選購要點」提供客觀的分析及建議。排行榜的內容皆由mybest編輯部依照各項評比結果排名,專家、達人並無參與。
排行榜中所推薦的商品及服務,皆由編輯部依據PTT、Dcard等論壇評價及官方資訊進行排名。(2023-01-16更新)

公路車與越野車的差異

公路車與越野車的差異

對自行車尚不了解的人,經常分不清公路用自行車和越野車的差異,其實這兩種自行車在外觀上就有明顯的不同。而最容易看出差異的便是車手把的形狀,公路車手把多為下彎構造,而越野車手把則多為與龍頭平行的樣式


公路車握把之所以做成下彎構造,目的在於減少前進時的風阻、同時方便車手以前傾方式騎乘,是專為競速而生的車體構造。而越野車、淑女車常用的平行握把,則能讓騎乘者以接近一般坐姿的姿勢騎車,有助減少腰部的負擔,適合各種騎車出遊的場合。


而除了握把以外,自行車的輪胎寬度、車體重量也有明顯差異。一般公路車為了減少騎行時的摩擦力,多會使用胎寬25C 前後的款式,搭配極致輕量的車體以減少與路面的接觸面積;至於越野自行車則著重於穩固的抓地力,因此多會使用28~35C 的輪胎,搭配較有重量感的車體。


(※胎寬1C 約等於1mm,即25C 約等於25mm)

公路車的選購要點

在開始選購前,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下公路車的特色吧!本段將會帶領大家學習如何根據使用場合、價位來分析公路車的 CP值,並且簡單介紹攸關性能的幾個重要配件,讓大家有自行評比商品的依據。

① 配合用途選擇車款

即使公路自行車的外觀看起來都大同小異,但其實這些些微的差距卻會大大影響性能。首先就讓我們來看看,公路車主要有哪些類別,這些車款又有什麼優缺點吧。

城市代步與登山越野兼用的「輕量爬坡型」

城市代步與登山越野兼用的「輕量爬坡型」

輕量爬坡型又稱通用型,主打可以在市區騎乘並同時具備些許越野車的性能,而可騎乘於礫石路之上。騎乘姿勢傾斜的幅度比一般公路車還要緩和,因此不常騎車的人也能很快適應。此類型的手把採直線設計,可於短時間內做出快速反應,即便用於交通號誌繁多的都市騎行,騎乘的安全性也相對較高。


雖然通用車在剎車、變速、手把的性能上依然不如專業的越野車,但對一般通勤者來說已相當足夠。其中,「Cyclo-cross越野公路車」、「Gravel Road碎石道公路車(暫譯)」等兩種公路車主打大輪徑,適應的地形更加廣泛,選購時不妨多加參考。

重視舒適性和穩定性的「長途舒適型」

重視舒適性和穩定性的「長途舒適型」

長途舒適型又可稱為「Endurance Bike」,捷安特的「Defy系列」以及美利達的「Ride系列」都屬於此類型。長途型車款最大的特色便是騎乘姿勢挺立,並且在車架及相關零組件都加強了避震效果;且因坐墊與車把皆強調舒適感,即使長距離維持姿勢也不會有太大負擔。正適合喜歡假日騎車兜風,抑或經常安排50km 或100km 以上長距離騎乘者。

強調操縱性和速度感的「空氣力學型」

強調操縱性和速度感的「空氣力學型」

空氣力學型也被稱為「競賽公路車」,屬於較專業的車款。它的特點是重量輕、操縱性能佳,並由於車架專門為維持前傾姿勢而設計,可有效減低空氣阻力並增加車體行進的速度。但隨著競賽場地的不同,選擇的自行車性能也會有所側重;然而對於初學者來說,此種競速車款的性能大幅超出需求,除非是計畫未來參賽,基本上不建議剛入門者接觸此種車款。


由於長距離騎乘就是公路車競賽的基本要素之一,挑戰長距離路線也絕對沒問題。不過競賽車速度雖然快,但防震效果較差之外,前傾的騎乘姿勢也容易造成疲勞。如果沒有追求速度的需求,一般來說長距離用車還是建議選擇「長途舒適型」。

② 配合預算決定公路車等級

公路車的性能經常直接反映在價位上,因此只要從價位挑選就能確保相對應的基礎性能。雖然價格也會因為廠商和車款而有差異,但特別便宜或特別貴的車款,通常也表示在性能、配件上有明顯的不同。選購時除了注意價格之外,也別忘了確認配備和性能喔!

新手入門:1萬~3萬元 CP值最佳

新手入門:1萬~3萬元 CP值最佳

休閒款的公路自行車定價至少約8千到1萬元左右,由於這類車款多屬於成車而不建議做細部零件上的更動。而 CP值較高的入門車款價位則約1~3萬元之間,具備公路車的基礎性能和配件,因此適合決心培養騎車興趣的初學者。


而若本身平常就有騎車的興趣、想升級車款者,不妨可以選擇3萬元~6萬元區間的中階車款。乃至於十數萬到數十萬不等的高階車款,就是進階與資深騎士的領域了。

立志參加公路車競賽者:適合6萬~15萬元的中階車款

立志參加公路車競賽者:適合6萬~15萬元的中階車款
若是企圖心強,將來有參加競賽的規劃,可以直接從6萬元以上的價位開始考慮。與新手入門款相比,中階車款在車體設計、煞車、變速配件上都有明顯的提升,不論是長距離騎乘或是速度的表現都更加卓越,也很適合已經累積一定經驗的公路車愛好者。


而若是本身已經是公路車老手,有經常性參賽的規劃又有在比賽得名的野心,不妨可以考慮15萬元以上的高階車款。當經驗累積到一定程度後,相信各位一定更能體會到高級車的優點,並將之發揮到極致。

③ 根據車架和配件來決定預算

相信許多人在剛入手公路車時總是會想要打造一台客製化的好車,為了有這樣需求的讀者,本段會針對幾個常見的客製化項目做說明,幫助大家評估商品。

車架:輕巧不易繡的「鋁合金」、舒適且穩定的「鉻鉬鋼」

車架:輕巧不易繡的「鋁合金」、舒適且穩定的「鉻鉬鋼」
車架的材質主要可分為「鋁合金」、「鉻鉬鋼」、「碳纖維」等三大類。以下列出三種材質的特色供大家參考。


  • 鋁合金:車體輕巧且售價親民,不過材質缺乏彈性,耐用度比其他合金略差。
  • 鉻鉬鋼:吸震力、耐衝擊力優異,但曝曬雨林容易生鏽。
  • 碳纖維:極致輕量、造型變化多,缺點是受到單點衝擊易產生裂痕。


相較於鋁合金車架,「碳纖維」車架則屬於進階款,即便是最便宜的碳纖維車架,定價也比它種車架高,若有預算上的限制,碳纖維或許就不會是首選。


由於鋁合金不易生鏽,相對可以省下保養的開銷和手續,對車架沒有特別堅持便可優先選擇。而若需要騎乘相對穩定、舒適的車款,則可選擇吸震效果好的鉻鉬鋼。且鋼材的車體可用熔接技術修補車架裂痕,不會因為稍有損傷就得更換車架,可說只要保養得宜可以長久陪伴。

變速、剎車套件:低階系統便足夠

變速、剎車套件:低階系統便足夠

變速系統、煞車系統是連動的套件組合,是決定公路自行車性能的關鍵。世界最具指標性的日本 SHIMANO 套件系統將套件分為6個等級,由高至低依序為 DURA-ACE、Ultegra、105、Tiagra、Sora、Claris 。


其中,以 Shimano 105 與 Shimano Tiagra 為上下等級界線,區別在於套件組的輕量化、操控性、齒輪比等套件係數,通常105(含)以上便屬於專業等級套件。即便很多人推薦出初學者選用 105 與 Tiagra 套件,其通常需要3~5萬的不菲價格。


基本上,Shimano Sora 或 Shimano Claris 套件就足以應付長途騎行與小型的業餘競賽,也能將預算控制在合理範圍,而更適合才剛起步、想培養興趣的新手。

安全帽、燈光、踏板等相關配件也需納入成本考量

安全帽、燈光、踏板等相關配件也需納入成本考量

公路車通常只會搭載最基本的配備,因此購車後得可自行增添必要配件。例如安全帽、水壺架等長途騎行必備、夜間騎行的照明配件,或因是能防止泥土和水漬潑濺的擋泥板等等。此外,若是想進行跨縣市、環島等長途騎行,也必須準備打氣筒、潤滑油等維修保養的工具,這些瑣碎的器材全部備齊大約需1~2萬左右的預算。

④ 試騎是必要環節

試騎是必要環節

由於個人的手腳比例會影響實際騎乘時的感受,以男性和女性為例,即使有相同身高,在手臂和腰臀的比例、寬度依然不同,因此實際騎乘可說是必要。如果附近沒有完全相同的車款可供騎乘,也可找同品牌推出,車架、輪胎尺寸等規格類似的車輛來嘗試。

⑤ 影響喜好的關鍵:品牌標誌、配色、車型

影響喜好的關鍵:品牌標誌、配色、車型

雖然上文已經介紹一些公路自行車的選擇要素,但其實最重要的還是「個人喜好」。若是能選到一款打從心底喜愛的公路車,自然也就會比較有動力使用和保養。而相對於車架是不可更動的本體,公路車大部分的零件都可自行更換,因此選擇外觀時建議以車架的設計為優先考量。許多廠商也會提供多種配色組合或是客製化設計,購買時別忘了確認有無相關服務。

推薦十大公路車人氣排行榜

本段網羅多台入門級公路車,並由價格、組件、規格、塗裝等進行綜合比較,其中包含在 momo購物網、Yahoo購物中心也可入手的熱門款式,以及曝光度低但品質優秀的品牌,一起來看看有什麼好用的新車吧!
商品
圖片
價格
推薦重點
1

GIANT捷安特

ESCAPE 3

GIANT捷安特 ESCAPE 3 1枚目

抓地力強又防刺,都市騎乘專用款

2

ARGON18

Gallium CS

ARGON18  Gallium CS 1枚目

高階入門款,輕鬆暢遊蜿蜒山路

3

Performer卜赫馬

Storm Dark

Performer卜赫馬  Storm Dark 1枚目

炫麗的客製化塗裝,平把彎把自由選

4

GIANT捷安特

Avail 3

GIANT捷安特 Avail 3 1枚目

車身專為女性設計,嬌小體型也能輕鬆騎

5

HASA赫速

2021 RS2碳纖公路車

HASA赫速  2021 RS2碳纖公路車 1枚目

爬坡新手的練習車,進階變速自由選

6

Merida美利達

萊得91 入門級彎把公路車

Merida美利達  萊得91 入門級彎把公路車 1枚目

萬元有找的名牌公路車,休閒或趣味競速皆宜

7

KHS功學社

Flite CRX-D 碟煞公路車

KHS功學社  Flite CRX-D 碟煞公路車 1枚目

最超值入門車款,全碳纖吸震又輕快

8

Merida美利達

斯特拉95-D 全能型跑車

Merida美利達 斯特拉95-D 全能型跑車 1枚目

車架自帶整線器,減少意外保養容易

9

GIANT捷安特

SCR1(2020版)

GIANT捷安特 SCR1(2020版) 1枚目

採用捷安特冠軍車體,前後支點雙重減震

10

GIANT捷安特

DEFY ADVANCED 2

GIANT捷安特 DEFY ADVANCED 2 1枚目

穩固舒適、長時間騎乘也能操控自如

商品資訊
關閉
No.1

抓地力強又防刺,都市騎乘專用款

想必許多人都會選擇捷安特做為人生的第一輛腳踏車,而來自人氣系列 ESCAPE 的此款都會型公路車,主打素雅單純的配色,騎在市區中也不會顯得俗艷突兀。變速系統搭載 SHIMANO TOURNEY,變速旋鈕操作手感輕快、切換順暢;並採用高強度且輕盈的碳鋼前叉,確保能長久陪伴各位的通勤路途。


除了姿勢需要適應之外,操作方面幾乎不需上手時間。雖然新手畢業後難免會感到有些不足,但作為入門之選無非是最合適的夥伴。

No.2

ARGON18 Gallium CS

NT$71,500

高階入門款,輕鬆暢遊蜿蜒山路

Aragon18是來自加拿大的公路車名牌, 以旗下職業級的 Gallium Pro 為雛形,製作出專為爬山路而設計的入門車款 Gallium CS,可選用專家級的 SHIMANO ULTEGRA 或105變速系統,擁有綿密的22段變速,可配合細微的坡度變化微調段數,上下坡都能更加省力。


全系列有湖水綠、消紅灰等兩種明亮色可選,一改公路車黑抹抹的印象,看起來活力有朝氣。比較可惜的是雖然車體、變速與煞車系統都有高階水準,卻只配備 C夾煞車,在下坡路段務必要減速慢行,以免煞車皮過度磨耗。

No.3

Performer卜赫馬 Storm Dark

NT$13,200

炫麗的客製化塗裝,平把彎把自由選

創立於台中的卜赫馬是以斜躺車闖出名號,多年來也累積許多設計自行車體的技術,並且提供豐富的客製化內容。這款 Storm Dark 系列除了有6種不同配色可選之外,還分成平把車款與彎把車款,並提供 SHIMANO CLARIS、SORA、TIAGRA、105 以及 SENSAH EMPIRE 等5種變速系統,讓消費者可確控制預算及性能。

車頭採用的錐形大頭管大大加強了過彎穩定度,進而確保騎乘蜿蜒道路時的安全性,而適合騎在山間緩坡、田野間細密交錯的產業道路上。只可惜卜赫馬的經銷商店相對較少,實際試乘恐怕較不方便。

No.4

車身專為女性設計,嬌小體型也能輕鬆騎

原品牌 Liv 後合併於捷安特本家,成為專門為女性騎士量身打造的系列。主打專為女性身形特製車架,經由角度的精心調整,將車架調整至符合女性身高比例的尺寸,讓身形嬌小的車友能夠騎得更舒適。


而這款 Avial 屬於長程行車款,可用挺立的姿勢輕鬆騎乘,適合在鋪設道路上兜風運動。此外,本款車型直接附贈輔助剎車把手,不用再為了手掌太小搆不到剎車而煩惱,是一款對女性騎士、身材矮小的車手十分友善的入門車款。

No.5

HASA赫速 2021 RS2碳纖公路車

NT$36,300

爬坡新手的練習車,進階變速自由選

赫速為臺灣本土自行車製造商,這款 RS1 承襲過去熱銷的R系列精髓,車架、前叉均以T-700全碳纖製作,打造極輕量入門車款;輪組採用適於爬坡的專業輪組,非常適合喜好往山路探索的爬坡型騎士。最特別的是變速套件與煞車套件可自由選擇,原廠提供 SHIMANO ULTEGRA、SHIMANO 105 或 CAMPAGNOLO CENTAUR 等三種選擇,消費者可根據自身需求調整。


其中 CENTAUR 性能與操作手感105相當,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變速線內藏於把手帶並從龍頭出現,想嘗試義大利系統的人可列入考量。不過由於採量身訂做,單價比同規格的商品略高,但若有長期騎乘的打算也不失為一個划算投資。

No.6

Merida美利達 萊得91 入門級彎把公路車

NT$9,200

萬元有找的名牌公路車,休閒或趣味競速皆宜

在動輒上萬的款式之中,官方定價不到一萬的萊得91想必讓許多入門新手眼睛為之一亮。其車體框架以耐用且重量適中的鋁合金打造,搭配美利達獨自的車架設計,頭管部分呈現近乎筆直的造型,能提供十足的穩定度與控制力,在高速騎行的情況下也不容易產生虛迷效應。


至於煞車的配件採用重量輕、反應又快的 C夾,煞車時也頗為省力;另搭配鋁合金胎框,稍微拉長剎車時間也不至於燒框。整體平均的表現,用於日常逛街、環島等地形較平緩、騎行速度不快的場合,相信能大大派上用場。

No.7

KHS功學社 Flite CRX-D 碟煞公路車

NT$37,800

最超值入門車款,全碳纖吸震又輕快

這款 CRX-D 是入門車款中難得的 MIT 碳纖維車款,車架以 Toray 層疊碳纖技術製作,吸震度、彈力更勝以往;前後皆採用 shimano105 R7000變速套件,並搭配煞車效果更好的油壓碟煞,能應付高速即停、陡坡急煞,可說是新手階段所能擁有的最頂級配備,足以應付各類型的競賽路段。


總體而言,從變速系統、煞車系統到車體設計都有高階水準,再加上相對親民的價格,稱呼它是 CP 值最好的頂配入門車款之一也不為過。而且 KHS功學社也是台灣在地企業,維修和疑難排解不怕求助無門。

No.8

Merida美利達斯特拉95-D 全能型跑車

NT$23,800

車架自帶整線器,減少意外保養容易

騎車身採用無縫隙熔接技術,車架的金屬管之間的連接處平整好看,並且更不易藏汙納垢,即使車身沾染粉塵也只需以紙巾擦拭就能徹底清潔。下管上又有整線器,能避免煞車線糾纏並增加保養的便利度。


再看到零件方面,不僅前後車輪均採用碟煞系統,兩者均搭配 SHIMANO BR-RS305,結構中搭載 ICE TECHNOLOGY 技術,利用不鏽鋼塗層增加煞車盤的散熱效果,剎車時的平均溫度比過往商品降低100℃以上,制動力、煞車盤壽命也分別提高5%與10%,能因應各種急煞、長煞技巧。車體耐用性、安全性兼具,想體驗飆速快感、有意培養競速能力的讀者可不能錯過。

No.9

採用捷安特冠軍車體,前後支點雙重減震

捷安特 SCR1系列是每年都會推出新設計的人氣款式,使用多次贏得國際冠軍的 TCR 車架,繼承了經典競賽車的靈魂 。配備 D-FUSE 減震坐管與 Giant Composite 碳纖維減震前叉,有效緩解手臂與臀部兩個重要支點的壓迫感,進而大幅提升車手的耐久度,即便是長途騎行也能輕鬆自在。


而變速系統、煞車系統均採用承襲高階零組件技術的 SHIMANO SORA,結構簡潔時尚且能因應運動、健身等騎車需求。加上從零件、車架到輪胎都有好看的 LOGO 設計,風格鮮明又時尚,讓別人一眼就能看出你的好品味呢。

No.10

GIANT捷安特DEFY ADVANCED 2

NT$68,800

穩固舒適、長時間騎乘也能操控自如

DEFY ADVANCED 2的定位屬於長程型公路競賽用車,因此不管在車架以及制動系統上都以耐久度為主,碳纖維材質的車架在維持輕量之餘也擁有強大剛性,並且以短上管、長軸距的設計將重心放低,藉此獲得穩定且不容易疲勞的騎乘姿態;與之搭配的碟煞系統與 D-Fuse 座墊桿,也能有效降低行經路況不佳區段時的震動程度,並減少消耗的體力。


有別於目前臺灣主流的登山類型,而是強調騎乘時的穩定性與舒適度,並且兼顧操控性,大幅降低在長時間行進時出現失控的機率,確保在最輕鬆的狀態下完成長程路途,不管從事競技或日常訓練都能帶來相對舒適的體驗。

專家解答!選購公路車的常見問題

專家解答!選購公路車的常見問題

看完以上介紹的挑選技巧與多款別具特色的公路車之後,或許還有些新手對於細節仍不甚了解。為此,以下也分享幾個消費者經常碰到的問題,並邀請了專家為讀者解答,歡迎一併參考看看。

Q:碟煞與C夾哪個比較好?

A:其實兩者都有各自的優缺點。比方說 C夾的最大優勢為價格便宜且重量輕,很適合想兼具 CP值與速度感的族群;不過要完全剎停得較花時間便是其缺點之一,同時還得經常更換煞車皮而可能讓人稍感麻煩。


至於碟煞則具備更優越的制動力,因此在緊要關頭能快速做出反應,使行車安全更上一層樓;但除了會增加車體重量之餘,其售價也高人一等。各位不妨依照自身預算與騎車習慣挑選,應更容易入手適合的車款。

Q:公路車可以騎多快?兒童也可以騎嗎?

A:在空曠的道路上,一般速度約在20~40km之間,而競賽的平均時速則為40~45km,至於下坡衝刺時甚至可達到80~95km;由此可知,公路車比起時速落在15~20km 的普通自行車款有著極大差距。此外,由於兒童身型較小且腿力較不足,一般建議在熟悉滑步車後再進階至平把的兒童公路車款,在騎乘上會相對安全而容易操縱。

Q:公路車可以上捷運嗎?

A:根據台北捷運公司所發布的情報來源,在假日全天以及平日早上10點至下午4點之間,乘客可以攜帶非折疊自行車進出83個指定捷運站。若在此時段以外,則必須依規定將車體拆解並妥善包裝;最長邊不超過165cm,同時長、寬、高總和小於220cm,便可比照一般行李攜帶上車。

購買二手車務必確認狀況是否良好

購買二手車務必確認狀況是否良好
如果預算有限但又想要一定的性能,改買二手車也是一個控制預算的好辦法。但畢竟是經驗尚淺的初學者,所以也很難判斷車架、套件組、傳動輪組、塗裝等專業配備的維持狀況。尤其是現在許多賣家都是用網路平台銷售,缺乏實際檢查車體的機會,容易陷入「買貴」甚至「買壞」的高風險之中。


各位在購車的時候務必詳細檢查車輛狀況,若是本身沒有足夠知識建議可委託車行老闆幫忙仲介或鑑定。不過為了各位的使用安全,還是盡量以全新的公路自行車為優先,等日後經驗豐富到足以判斷品質好壞之後,再從二手車拍賣當中挖寶也不遲。

公路車相關配件

既然選了車,當然要順便買齊配件囉!以下為自行車必備配件的相關文章,從安全帽、太陽眼鏡至尾燈應有盡有,想要將愛車打造成最符合自身喜好的模樣的話,歡迎前往參考。

總結

由於每台車款的構造都有微妙的差異,即便使用同樣的變速系統、煞車系統,也會因為車子本身的特性而產生不同操作手感,所以依照自己的現有狀況來選擇一輛最適合的車是非常重要的。祝各位都能找到外觀、性能都讓你滿意的愛駒,開啟天天運動的健康新生活!

公路車人氣推薦排行榜TOP5

第1名GIANT捷安特ESCAPE 3

第2名ARGON18 Gallium CS

第3名Performer卜赫馬 Storm Dark

第4名GIANT捷安特Avail 3

第5名HASA赫速 2021 RS2碳纖公路車

看更多排名

購入文中商品,mybest 將獲得部分收益。
商品介紹參考官網及各大電商通路內容製作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人氣favlist清單

商品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