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虛擬實境是近年來興起的全新體驗,只要透過 VR眼鏡並搭配專為其推出的影片、遊戲等項目,就能享有身歷其境的震撼感受。市面上像是 HTC 的 VIVE、以及 Meta Quest(Oculus)與 SONY PlayStation VR 等品牌,都相繼推出對應家用遊戲主機或電腦的 VR眼鏡;另外也有可透過手機呈現影像的簡易型穿戴裝置,只是這些商品價格差距極大,功能也不太相同,一時間真的很難找到適合的款式。
這次就要來介紹一些挑選 VR眼鏡的小技巧,在詳述各種規格與類型的差異後,還會精選10款商品推薦給大家,希望各位都能參考這些資訊,輕鬆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款式型號,享受新世代的影音饗宴。
曾任家電3C賣場專員,現任遊戲實況主。蒼詠從大學時期組裝了第一台電腦以後就對3C產品有著極大的興趣與熱情,閒暇之餘也常上網關注各類科技產品的最新訊息。 2014年組了一台效能不錯的電腦後,實現了大學以來實況夢想,除了開台玩遊戲以外也會分享一些3C商品開箱在部落格或 Youtube 上,喜歡冷門或性價比極高的物件,立志從實用面讓對這些商品有興趣的人們都能得到有用的資訊,並運用自身的文字專長讓讀者可以透過深入淺出的敘述了解每樣商品的特色及優缺點。
排行榜中所推薦的商品及服務,皆由編輯部依據PTT、Dcard等論壇評價及官方資訊進行排名。(2023-03-24更新)
由於 VR虛擬實境眼鏡算是比較新的穿戴裝置,可能有許多人不太了解其運作方式與特性,接下來會針對 VR眼鏡的規格與類型進行說明,希望能協助大家尋找到適合的商品。
目前市場較為知名的主力商品大概以「Cardboard」、「Galaxy Gear VR」、「PlayStation VR」、「Oculus」與「HTC Vive」這幾個品牌為主。由於功能與設計上都有不太相同的地方,接下來就要分別就介紹這些 VR眼鏡的特色,可根據預算與需求找到適合的款式型號。
作為入門體驗 VR虛擬實境的穿戴裝置,Cardboard 算是最容易入手的商品,在使用兩片透鏡與厚紙板組合之後,於夾層中放入手機即可運作。Google 不但開放套件提供給想要自行 DIY 的玩家,就算購買已切割組裝好的成品,也只要大約200元左右,即使效能不強,但如果只是單純想觀看 VR影片的話,Cardboard 已十分足夠。
Gear VR 是專為 SAMSUNG 智慧型手機開發的 VR虛擬頭戴裝置,只要放入已經連上網路的 Galaxy系列手機就能使用,完全不須設定,就算是不熟悉的新手也能輕鬆操作。儘管跟連接電腦的 VR眼鏡相比效能不高,但基本的觸控面板與陀螺儀一應俱全,此外也可搭配控制器等配件,在價格、操作性與品質間達到極佳平衡。
雖然一度於2019年下旬宣布退出虛擬視覺應用市場,但在元宇宙議題持續發燒、競爭對手蘋果積極佈局的壓力之下,近來也宣布正重新研發全新的虛擬實境設備,因此消費者很有機會看到三星重回 VR市場。
想要擁有比智慧型手機還優良的 VR 體驗,但家中沒有電腦,預算也較為不足的話,PlayStation VR 是很不錯的選擇。只要有手上有 PS4或 PS5,再加購 PSVR 就能以不到30,000元的總價,讓房間搖身一變成為 VR空間。
由於是日本知名品牌 SONY 的力作,除了遊玩在 PS4、PS5上推出的 VR遊戲以外,也能播放 VR影片與動畫,應用方式十分具有彈性。
Meta Quest 的前身為虛擬實境公司 Oculus VR,也就是以「沉浸式體驗」為人所知的頭戴式顯示器 Oculus Rift 之製造商,經 Facebook 收購後而更名。與其他同類型的 VR虛擬實境裝置相比,不但具有強大效能與眾多數位內容,而且重量相當輕巧、能夠貼合臉部,就算甩動也不容易掉落,在玩遊戲時具有極佳的穩定性。
但為了要符合基本需求,必須要準備 CPU i5以上、顯示卡 GTX970以上,以及至少16GB 的記憶體,才能享有舒適順暢的體驗,光是購入一台堪用的電腦就需花費大量預算,再加上穿戴裝置本體更是所費不貲,在購買前建議衡量一下是否需要如此高階的商品。
身為 PC 市場中最大的遊戲平台,Steam 在全球擁有超過3億個帳號,每天在線上活躍的會員數超過600萬人,其 VR 遊戲的推薦裝置就是 HTC VIVE。
即使包含高規格電腦,需要投資至少40,000元的預算,但 VIVE 的效能也是旗艦級表現。尤其是動態追蹤的效果,只要將配件擺放到定位,就能在5平方公尺的空間中自由移動,快碰到牆壁時也會出現警告訊息;再加上多樣化的無線周邊設備,能夠完全沉浸在虛擬世界中無法自拔。
如果在剛開始使用 VR眼鏡時就有不太愉快的體驗,之後就很難再提起興趣。為了避免出現跟預期有落差的狀況,接下來會介紹一些跟畫質相關的規格,請依照需求挑選適合的款式型號。
想要擁有舒適的 VR影片與遊戲體驗,螢幕的實際表現非常重要,若單眼解析度大於1080×1200,觀賞高畫質影片時就能得到身歷其境的感受。另外,面板材質也會影響畫面表現,目前中高階款幾乎都搭載 OLED液晶螢幕,不但在色彩呈現上極為鮮豔,動畫也會更加流暢。但也因為 OLED 價格較高,購買前請務必衡量自身需求與預算,再決定要挑選哪種類型的商品。
畫面更新率的單位是「Hz」,跟解析度、視角等規格相比更加重要。舉例來說,60Hz 更新率代表1秒鐘播放60張圖片,數值越高,在轉動視野的時候越不容易感覺到卡頓,可呈現出更加流暢的畫面。如果更新率過低,很容易會因為畫面不夠連貫,導致出現類似喝醉頭暈的「3D暈」症狀,因此建議至少達60Hz~75Hz 為佳。若想要有更加舒適的體驗,則推薦挑選90Hz以上的商品。
人類的可視角度大概是左右150°、上下130°,只要 VR裝置的視野寬度越接近人眼,臨場感受也就越逼真。目前市面上高階款式通常都內建100°以上的視角,建議以此為基準,並且衡量自身預算挑選效能符合需求的商品。
順帶一提,若 VR眼鏡內建眼動追蹤系統,就能偵測雙眼視線的位置並且自動調整影像,即使可視角較為狹窄,也能帶來極佳的視覺效果。如果手邊同時有透過眼動追蹤功能來執行指令的遊戲,操作起來會更加富有樂趣。
在配戴各類眼鏡的時候,是否會覺得有些違和感呢?主要是因為鏡片折射角度與眼球有些微差異,容易導致產生成像誤差。內建透鏡的虛擬實境頭戴裝置同樣有這類問題,再加上每個人雙眼間的距離都不相同,因此有些商品具備兩個液晶面板來分別對應左右眼,如此一來就可任意調整間距,達到最舒適的觀看體驗。
但雙面板的成本極高,目前只有少數 VR虛擬實境眼鏡擁有各自獨立的液晶螢幕,若未來這類裝置普及率提升,或製造成本降低的話,可能會有更多選擇也說不定。
除了硬體性能以外,各項軟體的相容性也十分重要。每個品牌通常都會有自家或是與其他廠商合作的遊戲、影音平台,即使在像是 PC 等裝置上可相互支援,但也可能會出現無法執行的狀況。以下列出各大品牌截至2022年提供的軟體數量,建議可依照自己喜歡的遊戲或應用程式內容,篩選出適合的款式型號。
要注意的是,有些廠商可能因為技術力不足,導致推出的內容體驗不佳,尤其是資源較少的獨立工作室,有些並沒有跟 VR頭戴裝置的製造商簽約,導致無法控管軟體的品質,因此在購買或遊玩前建議可參考網路上的評論或實機遊玩畫面會比較保險。
有些商品會透過攝影機或感應器來偵測玩家位置,並且透過控制器與畫面內的物品互動,以達到更加逼真的沉浸式體驗。
VR虛擬實境眼鏡通常透過外部的攝影機或紅外線感應來偵測人體動作,讓玩家可以在空間中任意移動;但為了降低延遲,有許多商品都會透過傳輸線連接電腦,在活動時可能會干擾到手腳的活動,甚至有絆倒或拉扯導致裝置損壞的風險,更別說要在房間中四處走動了。再加上內建攝影機的款式價格相對更高,因此在研究規格之餘,建議先衡量預算並評估家中環境條件。
控制器能增加 VR虛擬實境的帶入感,而通常較高價位的商品都會附贈控制器或搖桿,有些甚至還帶有追蹤功能,可大幅提升互動性,購買前請務必詳閱控制器的相關規格與性能表現。
NT$25,900
作為新一代的 VR 款式,不但擁有水準之上的規格,而且包括空間追蹤基地台等所有配件都已隨附在內,不需要再重新購買;再加上支援 Steam 等 PC 客戶端 VR軟體的超高相容性,相信可帶來近乎完美的虛擬實境體驗。
NT$18,800
PS 將VR眼鏡全面升級,不僅在相對划算的價格下提供極佳的使用體驗,全新的 PS VR2 Sense 利用手指觸控偵測與自適應板機,讓遊戲過程的觸覺、回饋及操控都極為趨近真實,球狀設計也更加符合人體工學而能長時間不疲憊。螢幕本身則採用顯色性佳的 OLED面板,不但支援高動態的4K HDR 效果,而且可透過主機補償得到120Hz 的高更新率,在玩遊戲時更能有身歷其境的感受。
至於全新的 PS VR2 Sense 由於是專為 Playstation 推出的周邊,當然有量身打造的最佳化效果,不管在操作或影像品質上都十分出色,若手上本來就有 PS4或 PS5等次世代遊戲主機的話,不妨嘗試看看這款商品。
NT$14,111
內建最高256GB 的儲存空間,就算沒有連接電腦等周邊設備,依然可透過預設的軟體播放像是 VR影片等各類媒體;再加上相對便宜的價格,是入門 VR遊戲的極佳選擇。
NT$67,980
也許有些人對 VALVE 這個品牌不太熟悉,但要是說到 Steam,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這個目前全世界最大的遊戲商兼社群平台,正是 VALVE 旗下的作品,INDEX 則是為了 VR 遊戲而設計的裝置,相當貼近玩家需求,畫面解析度不但在水準之上,最高達144Hz 的更新率也能讓遊戲玩起來更加流暢,視野廣度更比同類型商品多了20°。
與 Steam VR 完美相容的特性,搭配相對較佳的各項規格,即使這款商品必須透過代購等手段引進台灣,依然受到廣大使用者的歡迎,是重度 VR 玩家心中的夢幻逸品。
NT$8,888
覺得市面上的 VR 頭戴裝置都又大又佔位置嗎?由 HTC 推出的 VIVE Flow 外型就像是一般眼鏡,重量僅僅只有不到200g,並且附贈一個質感還算不錯的圓筒收納盒,看起相當時尚;此外基本的虛擬實境功能應有盡有,包括位於鏡架上的迷你環繞立體聲喇叭,以及支援消除回音與噪音的雙麥克風,觀看影片、語音通話等用途都可輕鬆應付。
尤其只需透過藍牙配對就能與智慧型手機連線,此時可利用手機或專屬遙控器操作,還能直接投影畫面當作延伸顯示器使用,擁有多種不同應用方式,是兼具造型與實用性的商品。
NT$6,000
NT$34,900
NT$344
VR 相關應用不只在 PC 領域蓬勃發展,連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攜帶裝置都有相關的服務,包括影片、遊戲等應有盡有。MINI-CVR 就是專門為此而推出的商品,開放的夾式設計將手機兩側都露出,不會遮擋到麥克風、喇叭以及其他連接埠,想要使用藍牙或有線耳機增強臨場感也沒有問題,而且不須額外電力供應,使用上非常方便。
不需要電腦、基地台等其他繁瑣配件,也沒有任何前置步驟,只要放上手機即可開始觀看遊玩,再加上極為實惠的價格,相信對手機一族來說十分有吸引力。
NT$239
「Cardboard」是 Google 提出的簡易 VR 裝置解決方案,除了在官方網站上開放製作圖樣以外,也有許多廠商推出相應的商品。像是這款 Glass Google Cardboard II 已經幫玩家裁切好,只要購買回來組裝,並且放入智慧型手機以後即可觀看 VR影片與相關應用。
有鑑於各步驟都相當簡單易懂,價格也相對便宜,即使整體配件較為簡陋,但不管是組裝過程或實際使用時都饒富趣味,也有不同於單純觀看 VR 時的成就感,對想要讓小朋友動手做看看,或是單純對 VR虛擬實境有興趣的人來說極為方便。
NT$15,580
搭著 Facebook 的元宇宙風潮,近年來有許多中國品牌進入 VR 頭戴顯示器的領域,DPVR 也是其中之一。E3C 屬於無法自行運作,需要連接電腦使用的 VR 裝置,但支援性還算不錯,平時可以當作第二個顯示螢幕,在觀看影片、玩一般遊戲時享受極為貼近視線的臨場感受,若搭配選購的控制器等配件,也可輕鬆遊玩各種 VR 遊戲。
不到300g 的極輕重量,以及顯示面板大幅減少眩光、動態模糊等效果的特色,與親民售價相輔相成,相比其他同類型商品,不需負擔太多即可享有沉浸式的 VR 體驗。
透過 VIVE 與 Oculus 的攝影機等無線追蹤配件,就能擁有互動性更高的虛擬實境體驗,但前提是必須要具備足夠的空間才能順利移動。通常來說以坐姿為主的遊戲,大概需要2坪以上會較為保險;至於需要走動並且揮動雙手探索的類型,則建議約4坪左右才能得到較好的體驗。雖然有些商品遇到障礙物會適時提醒,但為了能盡情伸展手腳,還是需要寬廣的空間會比較安全。
雖然目前針對此說法的回答尚未有定論,但基本上只要注意將裝置調整為符合自身的設定,且在不超過合理範圍的觀看時間下,應不至於對視力造成明顯影響。不過,如果配戴中雙眼感到酸澀或有任何不適,建議先稍作休息,等恢復原先狀態後再使用。
普遍而言,高價的 VR眼鏡多數會提供屈光度調整鈕,方便近視族可以裸視狀態微調左右眼成像。然而,度數較深的話仍需要配戴一般眼鏡或隱形眼鏡使用,才能確保影像畫面清晰無虞。
早期曾有研究指出3D影像與 VR裝置可能會影響青少年的平衡感和立體視力,爾後包含 HTC、SONY、Oculus 等品牌,也先後在官網中聲明相關產品不建議12歲以下的孩童使用,各位家長不妨作為參考。
選好合適的 VR虛擬實境眼鏡後,當然也要有相對應的遊戲來搭配。以下便介紹多款可對應 VR 的人氣遊戲,歡迎多加參考其中的選購要點及推薦商品,好好體驗一下時代尖端科技帶來的臨場感。
每家廠商的虛擬實境眼鏡特色都各有千秋,看起來相似的娛樂內容和遙控器,也會受到追蹤性能的影響,讓 VR體驗的感受大不相同。如果仍對選購感到迷惘,大家不妨親自到實體店面體驗商品性能和遊戲的內容,並多看看網友的心得分享,等蒐集到足夠資訊後再來買也不遲!
購入文中商品,mybest 將獲得部分收益。
商品介紹參考官網及各大電商通路內容製作
日用品・生活雜貨
毛巾、衛生紙、防蚊・殺蟲家電
電視、按摩家電、其他家電3C電子・影音
影音AV配件、藍光・DVD播放器、擴大機相機・麥克風
腳架、數位相機・攝影機、單眼相機美妝・保養
美甲・指甲彩繪、指緣保養、護膚・身體護理健康・美容
香水、健康用品、日常護理食品
品牌食品、豆製品、麵類・義大利麵飲料
酒類、蔬果汁、茶飲廚房用品
酒器・酒具、廚房收納、茶壺・茶具服飾・時尚
錢包、夾克・風衣外套、男士內衣褲鞋類
鞋用保養・配件、童鞋、男鞋手錶・飾品
太陽眼鏡、髮飾、手錶母嬰・兒童用品
奶瓶・副食品工具、兒童餐具、孕婦・產婦用品家具・家飾
床包・床罩、其他收納用品、櫥櫃・展示櫃興趣嗜好
畫具、打擊樂器、其他樂器・配件戶外休閒
登山用品、戶外服飾・配件、烤肉架・焚火台DIY・工具百貨
戶外家具、農事・園藝工具、電動工具運動用品
其他運動用品、瑜珈用品、健身用品寵物用品
貓咪用品、熱帶魚・水族箱、鳥・小動物用品書籍・影視作品
工具書・自我成長、參考書・題庫、雜誌遊戲
Switch周邊・配件、遊戲機配件、Xbox One遊戲汽機車
汽車百貨、機車用品、汽車禮品
其他禮品、母親節禮物、父親節禮物居家設備
蓮蓬頭、馬桶・馬桶配件、淨水器手機
手機周邊、iPhone・iPhone配件、手機音樂
華語歌曲、樂團・團體歌曲、其他音樂應用程式・App
遊戲App、生活App、音樂App保險
人身保險、財產保險信用卡・電子支付
信用卡、優惠信用卡、旅遊信用卡服務
健身房・運動中心、補習班・留學、住宿・訂房其他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