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製作果泥、白蘿蔔泥時,必須出動「磨泥器」將食材磨成細緻的泥狀,可說是家家戶戶不可或缺的廚具之一。只是市售商品的種類相當多元,除了刀刃孔隙的大小及間距不同,像是陶瓷、不鏽鋼等材質也有著不一樣的切削力,這些規格都會大大影響所製出的成果。
為了讓讀者們更了解磨泥器的特色,這篇文章將從詳細的選購要點切入,並在文章後半推薦來自 BergHOFF焙高福、MUJI無印良品、下村工業、生活工場等品牌的熱門商品。希望想要購入磨泥器的朋友,都能藉此機會找到一款理想的廚房好夥伴。
「一個差點得厭食症、而被食記拯救的女孩。」桶子葉是這樣稱呼自己的。曾經不懂為何而食的桶子葉從網路食記中發現了食物的美好,開始了食記的撰寫,而在體會到「能吃就是福」的同時也發現了自身對烘培及料理的興趣。 幾年前,因緣際會接觸到了「植物性飲食」與「全食物飲食」,本身就很喜愛蔬果的桶子葉也在2018年下旬,正式開啟了純素人生。在部落格中分享純素食譜,讓素食者有更多的選擇,並在2021年出版食譜書《Nora桶子葉的全植物能量點心》。透過她的文章,不但可以製作出美味料理,也能夠更了解食物本身富含的營養及特色。
從小熱愛日本動漫,就讀日文系且於畢業後赴日留學,並曾任職於日本的遊戲媒體及遊戲公司。平時經常關注遊戲、科技、休閒、健康和理財等最新資訊,喜歡嘗試不同的新鮮事物,閒暇之餘也愛好手作、下廚和愛貓玩耍。目前在 mybest 任職已超過5年,積極尋求各領域專家見解,以確保資訊正確性為最優先。
在專家監製企劃中,專家、達人僅針對「選購要點」提供客觀的分析及建議。排行榜的內容皆由mybest編輯部依照各項評比結果排名,專家、達人並無參與。
排行榜中所推薦的商品及服務,皆由編輯部依據PTT、Dcard等論壇評價及官方資訊進行排名。(2023-01-16更新)
首先,我們將從磨泥方式、刀頭設計、保養便利性等5大面向,為大家一一分析選購磨泥器時所需要注意的各項細節。
磨泥器可分成手動及電動操作兩種模式,各自的磨泥量及適用頻率皆不同,以下就來看看差異為何。
手動式磨泥器的價格跟電動式相比便宜許多,但相對地也需要較多的時間跟力氣來操作,不過如果只是一般家庭製作少量材料時使用,可以隨手操作的手動式便已經相當足夠。再加上不少手動式商品的體積小巧,無論是收納或清潔都十分容易。
如果常常需要一次製作大量泥狀食材時,廣受餐飲業愛用的電動式磨泥器,便會是更快速又省力的好選擇。只要將食材放到機器之中再按下啟動鍵,其就能在短時間內將材料磨成泥狀;雖然價格較為昂貴且運轉也要成本,加上內部零件偏多,機器體積也較龐大,在清潔保養與收納上難免會有些難度,但對於追求效率的朋友來說仍很值得投資。
此外,由於大部分的食物料理棒或食物調理機都可以用來處理食材磨泥,有興趣的話不妨同步參考以下這篇文章。
手動式的磨泥器可再分成板狀和箱型兩種,以下就說明兩者各自的優點為何。
板狀的磨泥器可說是最為標準的類型,除了能夠順手使用之外,也因為結構單純、扁平,而能夠輕鬆收納在廚房各種空間之中。不過為了操作時能夠順利施力,建議盡量於較穩定、不易滑動的平面上使用。
有些磨泥器會跟容器一組販售,優點在於磨完的食材會直接落在盒中,能省下後續保存所需的手續。加上多數的容器底部都具備止滑功能,操作起來也比板狀款穩定,很適合料理的初學者或不常用磨泥器的人。
另外,在磨製果泥、蘿蔔泥時多少會產生一些汁液,而這些汁液會影響沾醬的口味與口感,因此最好能在使用之前濾掉多餘水分。而部分箱型磨泥器還會再加裝一層濾水網,在磨出泥汁後不必沾手即可馬上排除水分,能進一步提升準備料理的效率。
每一款磨泥器所能產生的顆粒大小都不同,有的綿密如細雪、有的則具有明顯的顆粒感,因此建議各位先回想一下平常做菜時有哪些料理需要用到磨泥器,以及對磨泥成品的細緻度要求為何,這樣才能快速地篩選出適合的商品。
若想要吃到入口即化的蘿蔔泥或果泥,就必須選擇磨泥刀頭夠細緻的商品,這種細緻且排列錯綜的刀頭可以破壞所有大型纖維,並均勻地將食材磨成小碎片,造就細密滑順的口感。而食物泥的質地越細膩,也越容易與其他香辛料的氣味均勻混和,特別適合用來調製沾醬。其中也有兩面具有不同粗細刀頭的類型,想製作更多不同風味材料的可多注意。
不喜歡食物泥湯湯水水,想要品嚐生蘿蔔的爽脆口感與辛辣感時,就必須保留較完整的蘿蔔丁才行,這時建議使用刀頭尺寸較大、刀頭間隔較大的磨泥器,如此一來便能在研磨過程中保留一點纖維,使蔬果泥仍具有食物原本的質地與氣味。另外,這種食物泥與其他醬料或料理混和時不僅能提供氣味,同時還可增加咀嚼的樂趣。
依據磨泥器刀片材質的不同,不只是外觀質感有所差異,其耐用性、價格與重量等也會受到影響。接著我們會分別介紹鋁、不鏽鋼、塑膠、陶瓷、銅等常見五種材質的優缺點,大家在篩選商品時可將這些資訊一起納入考量。
鋁製品的價格實惠、重量輕盈,但缺點在於容易因變形或氧化而導致無法使用,耐用性並不算高。不過如果只是想要先入手一款便宜的磨泥器來試試看,那麼鋁製磨泥器仍可說是個不錯的選擇。
具有耐久度高、不易生鏽等優點,雖然價格高於鋁製商品,但卻沒有鋁製品容易氧化及變形等問題,而且清潔起來簡單不費力,只要保養得當便可以用得長長久久。此外,由於其手感較為沉重,磨泥時的穩定度亦比鋁質和塑膠材質更為優異,特別適合用來處理質地較硬的食材。只是也因為刀鋒銳利,小朋友使用時要多留心。
陶瓷製的磨泥器不僅耐用性高,刀刃與刀刃之間通常沒有太多縫隙,因此蔬果的纖維也不容易殘留,只要用清水沖洗就能洗得十分乾淨,用來處理蘿蔔、生薑或蒜頭等都沒問題。雖然跟金屬製品相比,陶瓷款的切削力容易慢慢下滑,但基本上也比較不易被割傷,只要小心不要摔破即可。
塑膠款的最大特性就在於價格便宜,且刀刃形狀或商品外觀的設計富有變化;加上不會生鏽,只要選擇結構簡單的款式,刷洗與保養起來基本上都很簡單。此外,由於此類材質十分輕量,小朋友想操作的話也相對容易。但是塑膠製磨泥器的耐用性及材質強度較低,使用時需要注意力道以免造成損壞,一旦感受到切削力下滑時就建議更換。
銅製款是五種類中最昂貴的,除了具有簡單俐落的外觀及高度的耐用性,切削力也為眾材質中表現最佳;加上產品表面大多有鍍膜加工,因此不易沾黏水分導致生鏽。另外,銅製磨泥器的刀刃大多可以修復,雖然每次使用完畢後都需使用專用清潔刷處理,並且確實擦乾、吊掛晾乾,但只要願意多花點時間維護,會是一款能夠陪伴長久歲月的選擇。
市面上不少磨泥器為了增加用途,會於板子上設置能用來磨生薑或蒜頭的細刃,對於常製作調味料的人而言十分便利。另外,也有些箱型款中會同時附贈刨刀等零件,一組就能完成絕大部分的食材準備,有需要的話可以多加留意。
NT$329
這款平面型的產品可以直接吊掛晾乾,鋸齒以及切口也偏粗,因此在衛生與清潔效率部分都很出色;而磨出的蔬果泥相對能保留足夠的口感,食材的營養也較不容易流失。
矽膠製的握柄讓觸感非常舒適,同時具有止滑的效果,有效地彌補了沒有承裝容器的不便,放在各種材質的器皿上皆能流暢地進行磨泥作業;開放式的設計亦能直接為食材添加風味。不過由於刀片間隙偏寬,可能無法用來處理辛香料,比較適合切面較大的蔬果使用。
NT$180
刀刃以高度精密的雷射切割而成,能使磨出的食材質地更細膩;勺狀的設計也有助於盛裝食材,無論是薑蒜或是起士,磨完後都能在第一時間入湯,不僅不容易留下殘渣,也省下容器轉移的時間。
一體成型的不鏽鋼材質擁有極佳的耐用度,清潔上也幾乎沒有死角,沖洗完後直接懸掛晾乾即可,用來製作對衛生特別要求的嬰兒食品也相當理想。可惜的是用法單一,握把的舒適度也較為不足,建議只在需要少量製作時使用。
NT$1,000
這款尺寸精緻的陶瓷製商品擁有細長的造型,適合在所需的製作量較少的時候使用,例如辛香料、起士粉甚至給嬰兒食用的蘋果泥;搭配特別挖深的器皿,一方面可以將榨出的原汁完整盛接,再來也能直接倒入醋或醬油作為醬碟端上桌。
去除鋸齒間的殘渣往往是善後的一大難題,然而它不僅好沖洗,還適用於洗碗機,讓清潔和除菌一次到位。只是誠如前段所述,本產品的體積偏小,若要處理較大型的蔬果必須先切分成小份,相對會拉長料理準備的時間。
NT$459
磨泥時會需要針對不同的料理而改變質地,如果有這款一體兩用的產品,則不用大費周章替換工具,無論是保有口感的粗泥或細緻綿密的細泥,都能靠它一台搞定。
下方的盛接容器則是以透明樹脂製成,一眼便能確認磨出的份量,節省時間的同時也不會浪費食材。值得一提的是,由於上下兩層都有可供吊掛的孔洞,拆開晾乾更是減少了衛生上的疑慮。然而底部缺少防滑是它美中不足的地方,另外握把也稍短,操作的順手度因此打了一點折扣。
NT$2,380
銅製的器具不但耐用而且本身具有除菌效果,因此相當受到餐飲業以及料理愛好者的歡迎。加上本產品是純手工製作,觸感又更為溫和圓潤,每一次使用都能感受到職人的用心。
大面積的刀刃排列得非常細密,在磨出綿密蔬果泥的同時也保留了食物的原始風味,用來製作中式餐點不可或缺的蒜薑泥是絕佳的選擇。如果平時喜愛下廚或者沒有預算上的考量,建議可以擁有一支作為長久的廚房良伴。
NT$499
輕便的外型搭配整體的防滑設計,可以隨手斜放在容器或砧板上進行作業;加上刀片是以極鋒利的304不鏽鋼製成,能夠俐落而有效率地完成磨泥,用來處理光滑的果皮也不成問題。
最特別的是,它為產品量身訂做了一個多功能防塵蓋,除了有效保持表面清潔外,還可作為容器以及刮取用具,不但是廚房的好幫手,好攜帶的特性也特別適合喜歡露營的朋友,不需要繁雜的準備作業,輕鬆就能讓野炊餐點更豐富。
NT$1,380
焙高福是來自比利時的現代廚具品牌,推出的這款礦石藍的商品外型相當吸睛,磨刀則是由特殊的強化玻璃纖維製成,堅固耐用之餘更提升了整體的質感,能優雅地在桌邊為料理添加起士粉或碎果皮。
底部與握柄選用防滑矽膠材質,可以安穩地放在檯面上並帶來溫潤的觸感。除此之外,刀片的角形構造加快了磨泥效率,並且用水就能沖掉縫隙的殘渣,讓全程擁有絕佳的舒適體驗,在料理中享受慢活的歐式美學。
閱讀完以上的介紹之後,大家是不是也更掌握了磨泥器的特色了?而在文章的最後還蒐集了一些使用者常碰到的問題,並邀請了專家解答,希望幫助各位在購入前釐清。
基本上需要磨成泥狀的食材,像是水果、白蘿蔔等都可以使用磨泥器。但由於每一款產品的刀刃大小及間隔不同,所磨出的材料質地也會有變化,建議視自己常製作的料理類型挑選。
為了讓作業更有效率,建議選購與常用食材大小相符的磨泥器。舉例來說,一般白蘿蔔的直徑約為6~8cm左右,雖然先將白蘿蔔切成容易拿握的長度後再進行磨泥也是方法之一,但若磨泥器的刀刃寬度能在8cm以上的話,操作起來將會更加便利順手。
會,例如以畫圓的方式磨白蘿蔔時,辛辣味會稍微減輕一些,並有著較為蓬鬆的泥狀口感;而若以較強力道前後磨削的話,除了辛辣味將稍強之外,也較能感受到食材本身的纖維。大家可以嘗試用不同方式處理各式食材,探索更多不一樣的風味。
磨泥器的使用方式多元,只要找到一款符合自身料理需求的產品,就能大大拓展能製作的調味料種類。本文仔細從刀刃特性、操作方式等面向介紹了其特色,只要配合主要用途仔細篩選,相信一定可以順利購得理想的一款,讓每一次烹飪有著更多樂趣。
購入文中商品,mybest 將獲得部分收益。
商品介紹參考官網及各大電商通路內容製作
日用品・生活雜貨
毛巾、衛生紙、防蚊・殺蟲家電
電視、按摩家電、其他家電3C電子・影音
影音AV配件、藍光・DVD播放器、擴大機相機・麥克風
腳架、數位相機・攝影機、單眼相機美妝・保養
美甲・指甲彩繪、指緣保養、護膚・身體護理健康・美容
香水、健康用品、日常護理食品
品牌食品、豆製品、麵類・義大利麵飲料
酒類、蔬果汁、茶飲廚房用品
酒器・酒具、廚房收納、茶壺・茶具服飾・時尚
錢包、夾克・風衣外套、男士內衣褲鞋類
鞋用保養・配件、童鞋、男鞋手錶・飾品
太陽眼鏡、髮飾、手錶母嬰・兒童用品
奶瓶・副食品工具、兒童餐具、孕婦・產婦用品家具・家飾
床包・床罩、其他收納用品、櫥櫃・展示櫃興趣嗜好
畫具、打擊樂器、其他樂器・配件戶外休閒
登山用品、戶外服飾・配件、烤肉架・焚火台DIY・工具百貨
戶外家具、農事・園藝工具、電動工具運動用品
其他運動用品、瑜珈用品、健身用品寵物用品
貓咪用品、熱帶魚・水族箱、鳥・小動物用品書籍・影視作品
工具書・自我成長、參考書・題庫、雜誌遊戲
Switch周邊・配件、遊戲機配件、Xbox One遊戲汽機車
汽車百貨、機車用品、汽車禮品
其他禮品、母親節禮物、父親節禮物居家設備
蓮蓬頭、馬桶・馬桶配件、淨水器手機
手機周邊、iPhone・iPhone配件、手機音樂
華語歌曲、樂團・團體歌曲、其他音樂應用程式・App
遊戲App、生活App、音樂App保險
人身保險、財產保險信用卡・電子支付
信用卡、優惠信用卡、旅遊信用卡服務
健身房・運動中心、補習班・留學、住宿・訂房其他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