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本文將會先從重量、磅數等方面切入,來說明羽球拍該如何挑選,幫助大家分辨各款式的特徵和適用對象;後段還會推薦多款受歡迎的羽毛球拍。有興趣的話不妨趁機一起來換一支好球拍,享受順暢的揮拍手感,體驗羽球運動的魅力吧!
具有足球、排球、田徑、羽球等教學經驗,曾於永慶高中、新港藝術高中、布袋國中、月津國小等地擔任羽球教練,而私下喜愛研究機車相關資訊,騎著愛車享受台灣沿岸的美景。 各大國內賽事成績: 2022 世界清晨盃男單銅牌 2022 全國大專運動會網球男單第五 2020 成大羽球公開賽男雙冠軍 2019 成大羽球公開賽男雙冠軍 2018 世界清晨盃男雙銅牌、混雙第五 2017 世界清晨盃混雙第五 2014 成大羽球公開賽男雙亞軍 2014 全國大專運動會團體銅牌
於 mybest 任職近3年,參與多篇開箱實測及專家監修文章,為文章品質專業把關。目前定居日本關東地區。先前曾於唱片公司負責網路行銷及影像剪輯工作,喜歡關注音樂、電影、美食、日用品等各種領域。平日裡也熱愛在網路世界探索新事物,期待藉由自身體驗,將有價值的好物分享給讀者。
在專家監製企劃中,專家、達人僅針對「選購要點」提供客觀的分析及建議。排行榜的內容皆由mybest編輯部依照各項評比結果排名,專家、達人並無參與。
排行榜中所推薦的商品及服務,皆由編輯部依據PTT、Dcard等論壇評價及官方資訊進行排名。(2023-01-16更新)
雖然可以從製造材質來辨認羽球拍的等級,但是對於一般入門使用者來說,最容易判斷的標準可能依然是價位高低。不過由於價格較為昂貴的高階球拍,通常要富有經驗的選手才能夠判別出它與中、低階球拍之間的差別,因此一般大眾可在經過實際揮拍、擊球之後,以自己的感受與表現來評斷好壞,進而得知這支球拍是否適合自己。
首先將帶領大家從球拍的種類、材質、重量等方面分析性能,並且說明初學者和老手分別適合什麼樣的規格。一起來看看羽球拍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特徵吧!
羽球拍可依照球拍重量和重心的分配分成進攻型、全面型、速度型等三種。首先,我們就先來認識這各種球拍的特色。
速度型球拍的重心位於握把處,又稱為「頭輕型球拍」,特長在於揮拍的靈活性與出拍的速度極佳,是為了讓對手不能預判球路而生的球拍類型,無論是在防守反擊或者主動變線的狀況下,都可以比較容易達到使用者的要求。雖然較難打出強勁的球,但相對不需要花太多力氣。在羽球老手中,尤其適合力量較小、打法偏靈活多變化的人。
而全面型的重心位於整支球拍的中央,兼具進攻型與速度型的特性,只要選到適合的重量和材質,就連初學者也能展現出各種球風,同時可以幫助選手維持力道的平衡。其精準控制的能力是三種球拍中最好的,能夠藉由些許的拍面變化,瞬間改變球路或者做出困難的假動作,以打出位置較刁鑽的球路,適合擅長細膩的球拍控制、想提升球路變化的讀者。
進攻型羽球拍大致上可分為「頭重型」、「中桿硬」、「拍框硬」。頭重型比較偏向單打選手,因為比賽中的來回速度不及雙打,所以有更多的時間可以準備進攻,並且也易於控球。而中桿硬、拍框硬的球拍則不易晃動,攻擊的時候能夠抵抗快速且有壓迫的來球,故較適合雙打的選手。
此類球拍能藉由重量的慣性加快拍頭的速度,加強殺球的力道,適合打球風格兇猛、積極尋求勝利的打者。但也由於重心離手腕比較遠,比其他類型的球拍更需要肌力,也比速度型球拍較難做出細微的力道變化。建議初學者先利用拍頭的重量練習正確的揮拍軌跡,待上手後再加大揮拍力量,加強對球拍的控制與應用能力。
選擇羽球拍時,常會在中桿和握把的交界處看到3U、4U 等標示,這個數值表示羽球拍在未穿線時的淨重。U 是以100g為基準,每多一個 U 代表重量遞減5g,或許有些人會認為5g、10g的差距沒有多少,但其實球拍的重量卻會因為比賽的方式及個人使用習慣,而成為手部疲勞的主因,可見挑選一款重量合適的球拍,是減輕揮拍負擔的第一要件。以下則是每個等級換算的克重:
一般來說4U 是最常見的標準重量,但若全身協調性及肌力足夠,拿越重的球拍就越容易打出強勁的殺球,故協調性佳的資深球友適合 2U 和3U 等較重的規格;而重量較輕的球拍則易於操作,想體驗速度感或是打法較為靈活多變的人,則會建議使用重量落於4U 或5U 的球拍,大家可考量自己的習慣、發力方式、偏好單打或雙打來選擇。
中桿的軟硬度主要會影響「擊球角度」與「擊球力量」。由於軟中桿的球拍較有彈性,可以彌補揮拍速度的不足、讓球飛得更遠,因此適合給初學者用來練習擊球。若已經養成屬於自己的揮拍風格,並能將球打得又高又遠,就可以試著將中桿更換為較硬的款式。至於技巧已經爐火純青、能夠兼顧速度與力道的球友,則可透過更硬的中桿來大幅提升擊球初速。
球拍使用的材質會影響耐久度,目前常見的素材之中以「碳纖」較為耐用,並以「全碳纖」最出眾,其不僅輕盈,連中桿的彈性表現也好,容易打出目標的球路,故常被應用於競技用的球拍。至於「鋁合金」的球拍雖然耐久性低,但因為價格較便宜,而常應用於休閒取向的球拍;不過由於彈性較差且重量偏重,容易造成肩頸痠痛,故不推薦用來比賽。
握柄尺寸也是選擇羽球拍的關鍵所在。目前台灣製造商多會以 G 來代表握把尺寸,G值越大握把愈細,以下列出 G值代表的握把周長,供大家參考。
一般會建議初學者先從 G5~G6這個範圍挑起。通常握把較細的球拍控制較精準,能輕鬆切換正反拍,但需要使用一點巧力;反之,握把較粗的球拍因接觸面積大,力量傳送較明顯,適合強力擊球型球員。除了考慮打球風格之外,也要考慮性別、年齡等因素,骨架普遍較大的男性適合粗把,而骨架較小的女性和孩童則適合細把。
如果實在不知道從何選起,也可以先了解各家品牌的特徵,直接從品牌縮小範圍。下方便統整出幾個國內外最具代表性的主要廠牌,並列出特色與價格區間以便大家比較。
NT$320
NT$700
也因為適用年齡層有限,能使用的壽命也相對不長,不過以其價位來說已經相當實惠,想讓家中小朋友從小開始練習羽球的話,不妨考慮購入這款商品展開練習。
NT$2,000
VICTOR勝利牌是台灣的本土品牌,在羽球領域也可說是世界知名。神速為旗下相當具代表性的系列,如其名一樣能發揮速度型的優勢,此款式雖是其中的入門款,但仍採用了兼具輕量及強度的碳纖維製作。如果力氣不算大但是反應快速、身體協調又靈活,這支球拍可以幫助發揮本身的優勢,並利用迅雷不及掩耳的精準反擊突破對手的防禦。
不過由於這支球拍的中管偏軟,新手不容易用它發出強勁的殺球,待基礎訓練過後可再視自身球風再升級,但以名牌的基礎款來說已經十分出眾。
NT$7,500
美津濃的商品好處是通路非常廣,不怕找不到實體店,對於下定決心投入羽球運動的新手來說,是個價格適中、取得容易的好選擇。這系列雖然的定位雖然為高階款,但發售至今深獲許多資深球友肯定。其特色在於加硬的中桿,故能用更高速的反應擊球,可製造頗具威脅性的抽球及殺球,也很適合作為雙打的前場拍使用。
NT$5,530
此外,它的中管內部還以彈性材料加強,可降低擊球時的震動,在高速的對局之中可以維持相當的穩定性。雖然過去並非主流的品牌,但高品質也使其在近年擁有相當高的能見度,像是印度選手辛度便有選用這款風刃來增幅她的進攻力道,喜歡強力擊球的話不妨考慮看看。
NT$799
NT$7,900
NT$6,800
NT$7,200
此款相當適合由雙打中的前場使用,由於能夠以高速揮拍,在推球及平抽時的效果很好,也是奧運男雙金牌組合中李洋所愛用的球拍。如果已經為中上程度、經常參加各級羽球比賽的話,可考慮選擇此款展現個人技術喔!
NT$7,500
這款在用力擊球、全力跳殺時尤為出色,可扎實回饋選手力道,落點精確且威力依然強勁;平抽時手感輕快、反彈力佳,可縮短持球時間,讓對手更加措手不及,也是世界球后戴資穎的愛用款,如果想要購買聯名款的話也別錯過了。
羽球拍線的鬆緊度左右著拍面的軟硬度,是另一個影響羽球彈跳能力和擊球力道的因素,主要以「磅數」來標示,磅數越高則網線越緊、拍面越硬度。一般初學者以及小學生適用的磅數約落在20~24磅之間,較軟的拍面富有彈性,可藉著回彈力幫助順利擊發羽球,拍面的甜區(擊球的有效區)也特別大,有助降低失誤次數讓練習過程更順暢。
但另一方面,由於軟拍面相對地較難以打出強力的殺球,因此技巧達到中級或以上的人可以改選25~27磅的球拍、或是視自己的打法與習慣喜好而定,並不一定磅數越高越好。
羽球握把布是打羽球必備的物品,它除了可以止滑之外,還能防止球拍的底層被汗水侵蝕、甚至腐爛損壞,且品質優秀的握把布更可提升擊球的手感與球拍的耐用性。
更換羽球拍的時機點需視每個人的練習頻率而定,每週練球2~3天的人約2~3年換一次即可,若每天打則建議一年更換一次;但若球拍已經產生變形、拍線鬆脫的現象,就最好提前更換新球拍以免影響表現。除此之外,也可以依據自己程度的邁進或是打法的變化來調整,並建議親自嘗試握球拍的感覺。
順道一提,雖然拍線、握把布等配件都可以另外替換,但是球拍框、中桿容易因為長期使用而變形,且每次更換所需的成本所費不貲,有時候反而直接換新球拍比較划算。
除了球拍必須用心挑選之外,練習和比賽的羽毛球也十分重要,若能再穿上一雙適合的鞋,還能進一步提升反應力於賽場上奔馳。以下便整理了幾個與羽球相關的其他主題,相當推薦新手們一同購入。
希望本次的介紹可以讓各位讀者更了解羽球拍的學問,並且藉由這些知識解決遇到的瓶頸。羽球拍無論是重量、磅數及用材都會影響表現,如果覺得目前打得不順手,不妨照著選購要點的步驟重新選出一把適合的球拍,重拾你快、狠、準的好手感吧!
購入文中商品,mybest 將獲得部分收益。
商品介紹參考官網及各大電商通路內容製作
日用品・生活雜貨
毛巾、衛生紙、防蚊・殺蟲家電
電視、按摩家電、其他家電3C電子・影音
影音AV配件、藍光・DVD播放器、擴大機相機・麥克風
腳架、數位相機・攝影機、單眼相機美妝・保養
美甲・指甲彩繪、指緣保養、護膚・身體護理健康・美容
香水、健康用品、日常護理食品
麵類・義大利麵、麵包・果醬、點心・甜點飲料
酒類、蔬果汁、茶飲廚房用品
酒器・酒具、廚房收納、茶壺・茶具服飾・時尚
錢包、夾克・風衣外套、男士內衣褲鞋類
鞋用保養・配件、童鞋、男鞋手錶・飾品
太陽眼鏡、髮飾、手錶母嬰・兒童用品
奶瓶・副食品工具、兒童餐具、孕婦・產婦用品家具・家飾
床包・床罩、其他收納用品、櫥櫃・展示櫃興趣嗜好
畫具、打擊樂器、其他樂器・配件戶外休閒
登山用品、戶外服飾・配件、烤肉架・焚火台DIY・工具百貨
戶外家具、農事・園藝工具、電動工具運動用品
其他運動用品、瑜珈用品、健身用品寵物用品
貓咪用品、熱帶魚・水族箱、鳥・小動物用品書籍・影視作品
工具書・自我成長、參考書・題庫、雜誌遊戲
Switch周邊・配件、遊戲機配件、Xbox One遊戲汽機車
汽車百貨、機車用品、汽車禮品
其他禮品、母親節禮物、父親節禮物居家設備
蓮蓬頭、馬桶・馬桶配件、淨水器手機
手機周邊、iPhone・iPhone配件、手機行動通訊
音樂
華語歌曲、樂團・團體歌曲、其他音樂應用程式・App
遊戲App、生活App、音樂App保險
人身保險、財產保險信用卡・電子支付
信用卡、優惠信用卡、旅遊信用卡服務
健身房・運動中心、補習班・留學、住宿・訂房其他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