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想過末日降臨時自己將身在何處?大洪水、火山爆發、大地震、隕石撞擊、海嘯、物種變異等危機又會是什麼樣態?災難電影的出現解構了上述的假想。作為最受歡迎的電影種類之一,每每電影上映都會引發社會熱議,究其原因無外乎電影滿足了觀眾對災難的想像,以及疾病傳染的劇情過於接近後疫情時代的今天。
電影特效不斷進步,觀眾也因此能看見更壯闊的場面,同時「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禍」的思考也植根於近代災難電影。有鑑於題材多元,不同國家的特色也各異,舉凡韓國、日本、歐美、中國等都有經典作品。因此,下文替讀者梳理出幾大選購要點,同時推薦《明天過後》、《全境擴散》、《末路浩劫》等於 Netflix、MyVideo 影音平台上獲得高分的災難片,希望讀者能趁此機會選購出想看的電影!
1992年出生於炎熱的亞利桑那州,目前定居於台北。因麥可漢內克改變對影像世界的看法與想像,相信電影是每秒24格的謊言,也甘願一頭栽進謊言中。 待過電影雜誌社、發行商,曾任金馬影展第 4 屆亞洲電影觀察團,過著電影即工作、工作即生活的日常。文章不時刊登於換日線、關鍵評論網、電影神搜、CATCHPLAY+ 等各大媒體平台。
「你現在的氣質裡,藏著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和愛過的人。」喜歡閱讀也熱愛旅遊,結合過去擔任服裝及寵物雜誌編輯的經驗,用文字記錄走過的足跡。目前一邊自由接案的同時,一邊隨興寫著部落格,分享自助旅遊心得和帶寵物吃吃喝喝的生活。
在專家監製企劃中,專家、達人僅針對「選購要點」提供客觀的分析及建議。排行榜的內容皆由mybest編輯部依照各項評比結果排名,專家、達人並無參與。排行榜中所推薦的商品及服務,皆由編輯部依據PTT、Dcard等論壇評價及官方資訊進行排名。(2023-01-16更新)
災難電影題材頗多,舉凡地震、颱風、隕石、傳染病、喪屍、危樓塌陷等都在其中,因此下文為題材進行分類,同時建議讀者將觀影目的及真人真事改編電影納入考慮。
災難題材五花八門,下文為各類題材進行分類,讀者不妨從喜歡的題材類別看起。
自然災難電影泛指由海嘯、火山爆發、地震、龍捲風、暴雪等一切氣候異變,對人類家園造成不可逆的傷害,人類因此需要與大自然角力。「以卵擊石」、「雞蛋與高牆」的理論與自然災難電影不謀而合,此類題材最大的看點在於弱小的人類在末日想盡辦法活下去,在絕望的困境中萌發希望,最終達到「人定勝天」的正面效果,以此激勵觀眾克服日常中的困境。
經典災難電影《明天過後》長年登上各大討論區,作為最推薦的災難電影之一,它講述了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候異變,兩極冰川大量融化,地球進入新的冰期,人類在末日下積極尋找出路,並透過極端環境呈現出人性的光暗面。
有別於自然災難電影從場景震撼人心,人禍造就的災難以人心撼動觀眾的價值觀,在這類災難電影中,權力金錢的欲望和貪婪往往是埋下禍根的主因。同時它所涉及的主題也十分廣泛,舉凡傳染病、物種變異、危樓工程等在其中。此題材秉持著「人禍是因,災難是果」的公式,揭開了天災底下人禍的真相。
韓國票房熱賣電影《屍速列車》將恐懼壓迫於封閉的車廂中,從殘酷的喪屍現象揭露出官僚體系的腐化及生化公司的不負責。相似的情況也出現在《駭人怪物》之中,一名美軍科學家不顧反對將兩百罐甲醛倒入漢江,導致江中生物變異為怪物,大肆殘害人類。
相信不少讀者都聽過「瑪雅預言」,末日災難電影正是參雜了這類真實流傳的預言論,為故事增加可信度及臨場感。這類電影可以揭露的議題有很多,像《2012》的故事回應了瑪雅預言的末日論,各國開始秘密製造方舟應對災難,從而探討「審判生命」的議題;或是像《末路浩劫》,講述一對父子在資源耗盡的末世展開求生旅途,從而討論人性善良對於末日的必要性。
再加上不同宗教派別各有預言,因此不少末日災難電影都帶有宗教色彩,倘若對預言或宗教感興趣者不妨參考看看這個題材。
災難電影所呈現的角度太多,除了大場面的特效十分震撼,情感的表情也不能錯過。
提及災難片,大家的討論都是特效多於劇情,不少人都認為災難片屬於「爽片」,電影的情感與災難場景的比例不成正比,早期更只關注「英雄」人物的塑造而缺乏眾生相的呈現。
然而,近年災難電影逐漸摒棄早期的公式,像《屍速列車》呈現出每位角色的光輝面,當中有友情、愛情、親情及陌生人間的善意,讓災難電影不再俗套地侷限在英雄電影的框架下,倘若是喜歡這類情節的觀眾,不妨多加留意近年的韓國災難電影。
冰川融化、火山爆發、海嘯等大規模破壞的氣候災難在現實中並不常見,想要呈現出震撼人心的災難場景便需要仰賴特效技術,藉由建模技術塑造一個逼真的場景。以《明天過後》為例,電影呈現了颱風、洪水、冰雹、冰川融化等壯闊場面;又或是《屍速列車:感染半島》中的大規模駭人喪屍群,這些精采畫面都是拜合成技術所賜。
具突破的電影動畫合成技術解決了拍攝的限制,讓人得以看見超出日常範圍的景象。加上擁有杜比視界和杜比全景聲的戲院日漸流行,沉浸式觀影體驗也成為災難電影的看點之一。
真實災難留在觀眾心中的震撼力是虛構情節無法比擬的,下文整理了兩類真實災難改編電影的選購要點。
遠方真實發生的災難往往只能從新聞媒體獲知,新聞報導由於篇幅有限無法詳細呈現災難的細節,像是死亡數字背後的意義、災難引發的創傷症候群又或是官商勾結的事實。因此在真人真事改編的災難片中,由於高度扣連現實,十分容易代入角色和情境,導演所塑造的眾生相可以刺激觀眾思考這場災難的意義。
舉例來說,經典災難電影《唐山大地震》,便是以1976年唐山市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作為藍本,講述一個跨越32年的災後傷痛故事,地震發生時的殘酷瞬間成為電影的看點之一,而瞬間坍塌的大樓也從側面道出避震工程和一系列防災工作的缺失,藉此帶出天災與人禍的議題。
疫情的大規模爆發,導致社會跌序失衡,醫療設備供不應求,疫苗成了拯救大家的希望,這樣的劇情是否十分熟悉?這正是《全境擴散》的主線劇情,同時也符合後疫情時代的臺灣。《全境擴散》的劇情雖然不是真人真事改編,卻因為內容與現實相似,並呈現許多令人感同身受的困擾與掙扎,十分適合邀約三五好友一起觀看繼而討論。
如果期待更加身歷其境的觀影體驗,不妨參考生活周遭所發生的大事件,利用關鍵字搜尋相關類型的災難片,或許還能從中獲得許多新知識或是應變技巧喔!
《明天過後》一片講述地球因嚴重的溫室效應引發全球災難,在一夜之間溫度驟降進入冰河時期,眾人在極端氣候下奮力求生的故事。片中氣候學家傑克已多次警告政府官員採取行動,但仍為時已晚,各種冰雹、龍捲風和暴風雨襲擊各地,最後還千里迢迢試圖營救受困在紐約的兒子山姆。
豐富的主線劇情外,描述兒子逃生的支線也同樣關鍵,他利用父親教導的知識領導眾人避難,最後成功獲得救援。本片可說是氣候變遷的代表作,就算全球暖化對現代人來說不是太新鮮的議題,但若能透過電影提前讓我們感受可能發生的危機,或許也能從中獲得一些領悟與警惕。
隨著交通發達、人與人之間密集的接觸,一種未知的傳染病迅速在全球蔓延,本劇中以多條支線同步進行,分別有麥特戴蒙為首的民眾視角、凱特溫絲蕾角色所代表的一線醫護人員,以及試圖散播假消息造成恐慌的記者裘德洛等,將故事的背景脈絡交代的流暢而清楚,開演沒多久即可讓觀眾快速融入之中。
除了緊湊的敘事節奏及豐富的卡司陣容外,另一看點則是編排縝密的劇情,據悉在撰寫劇本時皆與多位流行病專家討論,期望以科學的角度增加內容可性度。從這幾年的新冠肺炎看來,確實也有多種現實上的巧合,因此即便在今日觀賞也是一部不會過時的好電影。
改編自真實故事的電影總是特別扣人心弦,如這部《浩劫奇蹟》就是根據2004年南亞大地震事件為背景,影片甫開始沒多久畫風即從主角全家開心渡假、轉變成宛如人間煉獄般的情景,一家人也因倒灌的洪水隨之分散,最後好不容易才再度相聚。
沒有賣弄過多特效,僅靠緊湊的劇情就已夠吸引目光,也可見到在突如其來的危難時機裡、依舊願意幫助他人的人性。順帶一提,除了男女主角精湛演技外,小男孩們的演出更是一大亮點,飾演大哥盧卡斯的正是現在火紅的新一代蜘蛛人湯姆霍蘭德。綜合各方面來說,這都是一部適合全家觀賞並發人深省的影片。
《2012》一片講述地球因太陽風暴變化,連帶影響地殼核心升溫、引發海嘯及大地震等災難,原先井然有序的生活瞬間崩塌地裂,眾人紛紛逃難的過程。令人咋舌的是,片中各國元首早在毀滅來臨前一年就已知悉,不僅未告知平民反而私底下打造逃難方舟,還販售天價的「船票」給有錢有勢的權貴搭乘,看到片中一幕關起甲板拒絕大批民眾登船的畫面,不禁感嘆人性的黑暗。
同時,片名也是來自馬雅預言,並擷取預言中諾亞方舟的元素,將末日災難刻劃的十分逼真;而最後成功登船的倖存者在風暴結束後順利地找到新的家園,也算是一個完美的結局。
由摔角選手跨足電影事業的巨石強森,近年來不僅產量豐富、演出作品也都頗受好評,這部由他所主演的《加州大地震》便是叫好叫座的電影之一,劇情描述平常擔任空中救難飛行員,如何在加州經歷9.6級大地震的混亂時刻發揮專業,臨危不亂地拯救分散的妻女。
除了令人動容的親情,本片最大的看點莫過於特效動畫,導演運用嶄新的3D科技與擬真視效技術,將繁華的舊金山變成一片片斷垣殘壁,更別提逼真震懾的地震及海嘯場面,強烈的戲劇張力相信替各位帶來絕佳觀看體驗。
《怒火地平線》改編自2010年墨西哥灣漏油事件,一台名為「深水地平線」的鑽油平台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墨西哥灣進行深海油井的鑽探,看似再正常不過的例行工作,卻因一連串判斷失誤的決策最終釀成極其巨大的災害,大量原油與甲烷洩漏引發爆炸,使鑽油平台瞬間變成火球,百名工作人員的性命更是危在旦夕。
片中以馬克華柏格飾演的平台技師為視角,帶領各位親身走過這場事故。值得一提的是,劇組花費超過1億美元打造真實的鑽油平台場景,包含各種監控儀器及噴發的泥漿等,皆是為了最高程度還原而打造,可看性相當高。
片中講述駐韓的美國軍官直接將大量的危險化學藥品倒入洗水槽中,汙染了漢江、進而導致巨大怪物的誕生,變異的怪物魚體型龐大卻行動敏捷,皮膚更是粗糙厚實,一般人根本不是它的對手,在初登場後即掠殺了原本在岸邊悠哉休閒的人們,還擄走了男主角的女兒。
主角群雖只是再平常不過、看似沒什麼成就的平凡家庭,但當大家最珍愛的小女兒有難,眾人依舊義不容辭的前往搭救。儘管救援手法略帶一點無俚頭,還有一點黑色幽默在其中,但和無所作為的政府官員仍形成強烈對比。順帶一提,片中還藏有不少隱喻以及韓美國關係的角力,有興趣者不妨留意細節。
《屍速列車:感染半島》是2016年上映的《屍速列車》續集,劇情設定在喪屍出現之後的四年,倖存的男主角好不容易登上逃難船前往香港,卻成了不被理解的「難民」,為了生存只能冒險接受一些危險任務的指派,重新回到已變成人間煉獄的朝鮮半島。
途中精彩的打鬥畫面不少,飛車追逐的動作場景與喪屍特效也看得出花費許多功夫。再者,與前作相比情感的鋪陳少了很多,更著重於緊張刺激的氛圍表現,對感情戲沒興趣、喜歡動作爽片的觀眾來說應該會覺得值回票價。
說到火山爆發,最廣為人知的歷史事件便是西元79年的維蘇威火山爆發。本片便將此事件拍攝為電影,讓觀眾能一窺當時的樣貌。震撼場景例如噴發的岩漿瞬間埋沒山下的龐貝古城,以及爆炸引發的海嘯、地震等多種自然浩劫,又或是慌亂逃生的龐貝人民都包含其中。。
儘管有部分網友挑剔地給出劇情公式化、角色刻劃不夠清晰等批評,但對喜愛古文明、偏好歷史災難片的人來說,仍是一部還原度很高,值得考據細節的佳作之一。
本片翻拍自同名小說《長路》,在獲得2007年普利茲小說獎之後改編為電影《末路浩劫》,主要描述一對父子在末日下努力求生存的故事,地球環境了無生氣,糧食及絕大多數的生物都已消失殆盡,勉強維生的同時還要時刻提防其他倖存者的攻擊與強奪物資。
劇中並未對災難原因有過多解釋,出現的角色不多、也沒有太過華麗的特效場面,但緩慢的節奏搭配偏灰暗的陰沉色調,還是將那種看不見盡頭、看不見希望的窒息感掌握得十分精準,推薦給喜歡這類末日影片的讀者參考。
相信讀者已初步釐定選購要點,如果對該如何挑選災難電影還有部份疑惑,不妨參考下文由影評人回答的網友常見問題。
A:不論是 Netflix 還是 Disney+ 等串流平台,都各有評分機制讓讀者參考電影的平均喜好度,讀者也可以透過各大討論版像 PTT、mobile01、Dcard 等查看網友推薦的片單。
Netflix 的災難電影以歐美與韓國為主,經典災難電影《屍速列車》、《駭人怪物》、《全境擴散》、《人類之子》等皆可收看。另外,亦可以參考 Netflix 紀錄片專欄,不少自然災害亦有被製作為紀錄片播映。
A:動畫形式的災難電影也會因畫風寫實和劇情設計暴力而不適合小孩觀看,像《起源:首爾車站》是《屍速列車》前傳,即便以動畫呈現,其暴力程度也沒因此削減,所以還是需要了解電影的分級制度。
從最一開始的大洪水、火山爆發、地震、隕石撞擊等自然災難到傳染病和危樓工程事故,災難電影不再侷限於呈現難以可見的災難場景,而是向內發掘出「天災還是人禍」的思考。相信觀眾在看過以上的選購要點和人氣電影排行榜後,已經選定週末觀看的片單了吧!趁此機會,我們一起來沉浸在末日災難的電影世界吧!
購入文中商品,mybest 將獲得部分收益。
商品介紹參考官網及各大電商通路內容製作
日用品・生活雜貨
毛巾、衛生紙、防蚊・殺蟲家電
電視、按摩家電、其他家電3C電子・影音
影音AV配件、藍光・DVD播放器、擴大機相機・麥克風
腳架、數位相機・攝影機、單眼相機美妝・保養
美甲・指甲彩繪、指緣保養、護膚・身體護理健康・美容
香水、健康用品、健康食品食品
麵類・義大利麵、麵包・果醬、點心・甜點飲料
酒類、蔬果汁、其他茶葉・茶包廚房用品
酒器・酒具、廚房收納、茶壺・茶具服飾・時尚
錢包、包包、夾克・風衣外套鞋類
鞋用保養・配件、童鞋、男鞋手錶・飾品
太陽眼鏡、髮飾、手錶母嬰・兒童用品
奶瓶・副食品工具、兒童餐具、孕婦・產婦用品家具・家飾
床包・床罩、彩妝收納、其他收納用品興趣嗜好
畫具、打擊樂器、其他樂器・配件戶外休閒
登山用品、戶外服飾・配件、烤肉架・焚火台DIY・工具百貨
戶外家具、農事・園藝工具、電動工具運動用品
其他運動用品、瑜珈用品、健身用品寵物用品
貓咪用品、熱帶魚・水族箱、鳥・小動物用品書籍・影視作品
小說・文學作品、漫畫・輕小說、工具書・自我成長遊戲
Steam遊戲、PS5遊戲、Switch周邊・配件汽機車
汽車百貨、機車用品、汽車禮品
其他禮品、母親節禮物、父親節禮物居家設備
蓮蓬頭、馬桶・馬桶配件、淨水器手機
手機周邊、手機、手機殼・保護貼行動通訊
音樂
華語歌曲、樂團・團體歌曲、其他音樂應用程式・App
遊戲App、生活App、音樂App保險
人身保險、財產保險信用卡・電子支付
信用卡、優惠信用卡、旅遊信用卡服務
健身房・運動中心、補習班・留學、線上課程其他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