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熱炒、中秋烤肉、過年圍爐時,喜歡配啤酒、麥茶、綠茶、芭樂汁的人不少,而生津解渴、酸香夠味的烏梅汁也有一票死忠支持者。放眼望去市面上推出烏梅汁的品牌眾多,各家配方略有不同,除了講究純粹原汁的款式,亦有搭配山楂(仙楂)、洛神花、甘草、陳皮、桂花,口味更富層次的產品,亦或者主打烏梅的燻製工法,打造出與眾不同的煙燻香氣等,究竟有哪些商品值得一嚐?購買時又該注意哪些事項?
本文就來仔細為大家說分明,同時推薦十款來自老聶、里仁等人氣廠牌的市售熱銷烏梅汁。如果喜歡熱熱喝,或者注重 CP值,排行榜中亦有沖泡式產品可選擇。而文末也會講解烏梅汁的功效、禁忌,以及和酸梅湯有何不同?無論想解渴,或打算選購餐桌上的配角,都趕緊點進來參考看看吧!
現任職於預防醫學診所,專攻功能醫學、自律神經、保健食品及一般族群減重等領域,且具有研究兒童營養與癌症分子的經歷。 工作之餘也經營了粉絲專頁「安營養師說營養」,致力推廣正確的營養知識、觀念,提倡好好吃飯、吃得營養,並歡迎所有對營養學有興趣的人前往粉絲專頁聊聊天。
從小熱愛日本動漫,就讀日文系且於畢業後赴日留學,並曾任職於日本的遊戲媒體及遊戲公司。平時經常關注遊戲、科技、休閒、健康和理財等最新資訊,喜歡嘗試不同的新鮮事物,閒暇之餘也愛好手作、下廚和愛貓玩耍。目前在 mybest 任職已超過5年,積極尋求各領域專家見解,以確保資訊正確性為最優先。
專家、達人僅針對「選購要點」提供客觀的分析及建議。
排行榜的內容皆由mybest編輯部於2023-01-16根據PTT、Dcard等論壇評價及官方資訊進行排名,專家、達人並無參與。
市面上的烏梅汁商品琳瑯滿目,想要挑得更仔細的話,可以參考以下幾個重點。
市售烏梅汁大致分成以下幾種包裝型態,可依據飲用習慣、場合選擇,並可同時評估容量、保存期限、每次飲用的價格等。
一般來說,烏梅汁的原料為水、烏梅、冰糖或砂糖等。為求口味更富層次,市面上部分烏梅汁還會融合甘草、陳皮、山楂等漢方食材,因此嚐起來會有股深沉的藥草回甘韻味或柑橘氣息。其中亦有加入桂花或洛神花的配方,在原本偏濃重的煙燻酸香中,帶來一絲甜蜜的花果香。消費者可依據自身口味偏好,參考成分表與廠商介紹來挑選。
再者,有些廠商為了提升賣相或香氣,會另外添加色素或香料;亦或者利用人工甜味劑取代冰糖、砂糖來節省成本等,建議著重養生的消費者多加斟酌,以無糖款、配方單純者佳。
烏梅汁因具備生津解渴、開胃消暑的效果,是不少人平日或享用大餐時愛喝的飲料,為了守護自身健康,選擇值得信賴的廠商與產品十分重要。因此建議確認商品的原料是否無農藥殘留、通過 SGS 檢驗合格,以及工廠的製程是否符合 HACCP、ISO22000 等國際認證,這樣一來也喝得比較安心。
潤之泉除了為知名素食品牌里仁代工飲品,研發團隊也走訪深山找尋不使用農藥的優質梅園,利用無毒原料做出與市售烏梅汁有所區隔的商品。而梅汁中混合的仙楂、洛神花等配料也都經過 SGS 檢驗,每一個細節都令人安心。
烏梅汁製成之後,便已經食研所認證之殺菌法替梅汁滅菌,因此完全不需要依靠防腐劑、保質劑維持品質。另外,它也是少數取得清真食品認證的烏梅汁,可以安心與特殊信仰的朋友們分享美味。
這包裝對於老饕們應該不陌生,其常見於熱炒、火鍋、燒烤等餐廳,是製作烏梅汁的老舖之一。至今仍遵循古法製作,以上等烏梅經天然發酵後,再以小火慢燉煮出濃醇香的口味,過程中只添加開水與砂糖,完全不含香料、色素與防腐劑等添加物,美味又少負擔。
目前市售瓶裝提供750mL 之容量,以個人獨享來說是非常有滿足感的容量。也因為口味特別濃郁,加入冰塊稀釋後也依然風味十足,一瓶就能抵過許多市售的稀釋梅汁。
這款烏梅汁是由里仁委託養生茶飲製造商潤泉製作,兩家品牌均非常注重食品的安全性與品質,不僅原料無農藥檢出,更強調無添加防腐劑、人工香料、人工酸味劑等添加物,能嘗到自然的烏梅酸香。而且潤泉更堅持出貨前才製作裝箱的原則,讓消費者可以喝到新鮮的梅汁。
而里仁烏梅汁系列也推出360mL、1L 兩種容量,希望帶出門當作隨身飲料的人可選前者,而後者則是合習慣將梅汁冰在家中冰箱隨時享用的人。
梅子夢工廠是信義鄉農會為了推廣當地青梅特產而成立的品牌,其發揮創意研究配方,例如加了黑木耳的嘿嘿嘿烏梅湯,或是慢工出細活的「七天六夜烏梅湯」。農會採用龍眼乾的烘焙方式,將青梅慢慢燻製成烏梅,而後再以青梅木柴升起小火,將烏梅慢燉成擁有獨特煙燻味的濃郁梅湯。
農會更加入自家產的保養聖品──梅精,增加了鈣、鎂、鉀等微量元素與酵素營養,解渴之餘還能補充運動流汗缺失的養分。另外,廠商還提供手提禮盒包裝,很適合當作禮品送給親友或長輩。
蘇州采芝齋的前身便是知名台南老店「上海老大房」,是由撤退來台的退伍軍人為了懷念家鄉味而合資開設的飲食商店,其中的以清朝御膳配方製作的烏梅汁更是許多當地人念念不忘的兒時回憶。除了基本的桂花、烏梅材料外,還添加特製木樨露──也就是桂花醬,比一般桂花烏梅擁有更濃郁的花香。
而老闆為了保持品質穩定,烏梅汁都是每天限量生產,因此也較沒有一般大品牌陳年囤貨的問題,即便是透過網路購物也有機會買到鮮度高的成品。
烏梅汁不僅是傳統飲料攤常見的飲品,也是某些老牌便當店供應的經典飲料之一,而以排骨飯起家的正一排骨便把自家獨門配方商品化,以桂花釀替烏梅汁增添清新幽香,另加入陳皮、甘草等常見的降火漢方,即使以常溫飲用也能緩解燥熱體質的不適感。
除了能於炎炎夏日幫助消暑、開胃,也能在享受炸物、火鍋或油膩的麻辣鍋、熱炒時作為解膩的良方。不過成分中的陳皮也會使烏梅汁帶有微微柑橘發酵的氣味,有些人可能不喜歡。
自然補給是以單純原料、調味為宗旨的品牌,拒絕使用飲料常見的糖精與白砂糖,改用二砂、黑糖等兩種精緻度較低的糖取而代之,給予烏梅汁更自然的甜味。而除了常見的兩種漢方之外,廠商還另外添加山楂、黑棗替烏梅汁以增加膳食纖維,推薦給困擾於消化不良的朋友試試。
不過也須注意山楂在中醫學理上屬於性質較涼的藥材,體質較虛寒的人不宜經常飲用,尤其是本來就常拉肚子的人最好先諮詢中醫後再購入。
京工所推出的烏梅汁是以粉包的方式販售,每包40g 的烏梅粉可以加水稀釋成150cc 的烏梅汁,除了可以喝到烏梅的天然酸味,此款更標榜有著碳燻的風味,再加上適量的糖分,故能夠同時喝到多種層次;而且不僅能夠用熱水沖泡,還可以加入冰塊變成冷飲,帶在身上隨時就能享用最愛的烏梅味。
但除了要拿捏水量以免過濃或過稀外,粉末也需要均勻混合才不會影響風味,追求最佳狀態的話就得稍微費心些了。
稀釋過的瓶裝汁雖然方便易飲,但飲用的方式也相對受限,這款由水里鄉農會推出的烏梅魯便是將烏梅、仙楂等材料一起煮成濃稠的原漿,可如果醬一般塗在吐司、餅乾上吃,也能加入冷水或熱水稀釋成烏梅汁。
由於原漿中含有細緻的果泥,因此在未攪拌的狀況下會沉澱在杯底,若以玻璃杯盛裝,還能做出類似網美手搖飲的漸層感。但或許是為了改良口味,產品含有人工甜味劑,介意者可再斟酌看看。
本品是以加水還原的濃縮汁為基底,另外加入烏梅釀的蜜增加甜甜的果酸味,以及洛神花、鹹梅汁等不同風格的酸香氣味,從舌尖倒入喉的過程中能體驗到多層次的變化,但整體煙燻味又不會太濃厚。單瓶容量為1L,可供2~3人的家庭飲用,或是於小型聚會中分享。
然而,配方中也加了檸檬酸、蘋果酸、甜菊醣苷等調味用的食品添加物,飲料的尾韻容易出現有點人工感的甜味與酸味,和純烏梅汁相比可能會較為膩口。
看完了熱門商品與選購要點後,讀者們應該對於烏梅汁有一定的認識,在飲用前若還有些疑惑,歡迎繼續瀏覽文末由專家解答的常見問題,這樣一來應能喝得更安心喔!
A:以往有些人會認為,前者必須是使用煙燻烏梅製成,煮出來的顏色為深褐色;後者則是採用普通的酸梅蜜餞,湯液顏色為偏紅的淺褐色。但隨時代演進,烏梅汁與酸梅湯迄今已無太大分別。例如產品以烏梅作為原料,但命名卻為酸梅湯的情形也屢見不鮮。
A:烏梅在中醫屬食藥兼用的食材,味酸澀、性平,具有生津止渴、提振食慾的效果。而通常因為會搭配甘草、陳皮或山楂等,所以也能帶來清熱解膩、鎮咳祛痰、補脾健胃等功效。
A:烏梅性平且具止渴、開胃、解熱等作用,對於止漚止吐也有一定的效果。但仍建議適量飲用,並盡量自己熬煮,因為市售烏梅汁多含有山楂,其具活血化瘀、促進子宮收縮之效,在懷孕初期胚胎尚未穩定的階段,還是避之為妙。
除了本次的主角烏梅汁,可別忘了市面上還有許多以解渴為賣點的茶飲、果汁。歡迎對此有興趣的消費者繼續參考以下精彩文章,將麥茶、果醋等爽口、解油膩的飲料帶回家,大啖美食之餘也不會攝取太多負擔!
不管是夜市攤販、熱炒店、中秋烤肉、過年圍爐,生津解膩的烏梅汁總是會是餐桌上的配角之一。看完這篇介紹後,各位是否已找到心儀的商品了呢?與其望梅止渴,還不如親自選購試喝看看吧。如果有時間的話,不妨也可試試向中藥行、乾貨店買食材自己調製唷!
購入文中商品,mybest 將獲得部分收益。
商品介紹參考官網及各大電商通路內容製作
日用品・生活雜貨
毛巾、衛生紙、防蚊・殺蟲家電
電視、按摩家電、其他家電3C電子・影音
影音AV配件、藍光・DVD播放器、擴大機相機・麥克風
腳架、數位相機・攝影機、單眼相機美妝・保養
美甲・指甲彩繪、指緣保養、護膚・身體護理健康・美容
香水、健康用品、健康食品食品
麵類・義大利麵、麵包・果醬、點心・甜點飲料
酒類、蔬果汁、其他茶葉・茶包廚房用品
酒器・酒具、廚房收納、茶壺・茶具服飾・時尚
錢包、包包、夾克・風衣外套鞋類
鞋用保養・配件、童鞋、男鞋手錶・飾品
太陽眼鏡、髮飾、手錶母嬰・兒童用品
奶瓶・副食品工具、兒童餐具、孕婦用品家具・家飾
床包・床罩、彩妝收納、其他收納用品興趣嗜好
畫具、打擊樂器、其他樂器・配件戶外休閒
登山用品、戶外服飾・配件、烤肉架・焚火台DIY・工具百貨
戶外家具、農事・園藝工具、電動工具運動用品
其他運動用品、瑜珈用品、健身用品寵物用品
貓咪用品、熱帶魚・水族箱、鳥・小動物用品書籍・影視作品
小說・文學作品、漫畫・輕小說、工具書・自我成長遊戲
Steam遊戲、PS5遊戲、Switch周邊・配件汽機車
汽車百貨、機車用品、汽車禮品
其他禮品、母親節禮物、父親節禮物居家設備
蓮蓬頭、馬桶・馬桶配件、淨水器手機
手機周邊、手機、手機殼・保護貼行動通訊
音樂
華語歌曲、樂團・團體歌曲、其他音樂應用程式・App
遊戲App、生活App、音樂App保險
人身保險、財產保險信用卡・電子支付
信用卡、優惠信用卡、旅遊信用卡服務
健身房・運動中心、補習班・留學、線上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