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健身風氣盛行,如硬舉和深蹲等動作都深受欲鍛鍊臀部、大腿等下半身的族群歡迎。且隨著「舉重女神」郭婞淳在里約奧運奪下銅牌,使這項運動更是備受矚目。而為了提升訓練的效率和表現,並減少腳踝和腰背的負擔,就需要一雙合穿的舉重鞋來輔助。
為了幫助讀者們找到合適商品,文中介紹了選購時應注意的事項,並會以排名方式推薦十款人氣鞋款。其中包含了 adidas、Nike、Reebok、Under Armour、ASICS 等知名品牌,並且有注重通風透氣、質地輕盈、止滑效果良好的款式等等,相信能滿足各個使用者的需求和喜好。
排行榜中所推薦的商品及服務,皆由編輯部依據PTT、Dcard等論壇評價及官方資訊進行排名。(2023-01-16更新)
如果不是有健身和重訓習慣的人,或許不曾聽過專為舉重設計的鞋子。其與常見的訓練用鞋及普通運動鞋有一些不同,這類型商品鞋底厚、鞋跟高,可以協助使用者減輕腿部和腰部的負擔,並且更容易自然地採取前傾的姿勢。另外,在穿著舉重鞋的時候,腳踝的角度會增高3~4度左右,讓蹲下的動作變得更加輕鬆,對於執行硬舉和深蹲的運動者來說都十分有幫助。
在挑選舉重鞋的時候有許多需要留意的細節,故在參考商品排行榜以前,還請先確認以下內容。
與一般運動鞋不同的是,舉重鞋為了應付瞬間的爆發力,鞋跟偏高並會使身體自然前傾,所以在材質上多以堅固的皮革或者麂皮製作;鞋身也會比普通產品還要更硬,若穿著尺寸太貼腳的款式便容易感到壓迫。不過若選用了太大號的鞋子,雙腳也可能在其中滑動和位移,整體而言,選擇比自己的腳大0.5~1cm 的款式最合適。
如上面所述,舉重鞋的鞋跟偏高,這是為了讓身體自然而然地呈現前傾的狀態,為此在做深蹲等鍛鍊姿勢的時候也會更加容易,並能夠減少對腰部還有膝蓋的負擔。大部分鞋跟的高度從1~4cm 都有,而每個人適合的高度都不一樣,建議實際到店家試穿再選購,才不會買到不合用的商品。
在選購舉重鞋時,鞋底的抓地力也不容忽視。首先建議留意商品是否為橡膠大底,並且在表面有凹凸的設計以增加摩擦力、防止打滑。其次,較硬的材質可協助運動者提升瞬間爆發力,讓鍛鍊更有效率;而以高密度材質製成的鞋底,可以減輕膝蓋和雙腳的負擔,並降低受傷的可能性。簡而言之,鞋底不僅能夠幫助提升運動表現,也是維持安全的重要關鍵。
除了確認尺寸、鞋跟和鞋底設計等條件以外,鞋面材質也是需要重視的一點。每款舉重鞋的鞋面都非常有特色,例如強調輕量化或是以貼腳、安定感佳為訴求等應有盡有。
如果希望鞋子等夠確實又穩固地包覆著雙腳,可以挑選牛皮或是麂皮製品;合成纖維等輕量材質製成的舉重鞋則較容易穿脫,對於剛接觸的消費者或女性來說是不錯的入門款式。認識各種材質的特性,再根據自己的訓練內容和身體狀況挑選便沒問題了。
NT$3,690
adidas 推出過不少的舉重鞋款式,而本次所推薦的這雙鞋採用窄楦設計,加上具坡度的中底及寬版束帶、黏扣鞋帶,讓整個鞋型得以更貼合且固定於足部;再搭配 Adiwear 橡膠耐磨大底,多管齊下共同創造出優異且不易下滑的穩定性。
另外對於舉重鞋來說,透氣度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因此本品的前足、鞋舌、內襯皆以網眼布料打造,不僅輕盈,同時更能保持雙腳通風乾爽,讓掌面不因汗水而有任何一絲打滑風險。除此之外,產品的腳趾處因採用彈性材質,故容易伸展,能讓運動時不再感到侷限,綜觀各方面都具有優良的表現。
NT$3,440
與短小精悍型的舉重鞋不同,本款是專為穩定性及瞬間力量爆發所設計。主要採用極具支撐性的硬實中底,高而寬版的鞋跟可讓足部在自然傾斜的情況中也不會失去重心;而腳尖能夠配合高度落差順勢緊密抓住地面,讓下半身得以凝結力量並向上推進、傳導,以帶來更好的訓練成效。
至於中足部份所採用的可調式束帶,能夠隨足部高低需求進行不同強度的固定;再搭配寬版的包覆式鞋帶,帶來雙重穩固的支撐效果,讓舉重時不需有多餘的擔心,可以更為專注地集中力量。
NT$5,650
舉重鞋除了須具備穩定性以外,也十分強調輕盈及透氣感。此產品的鞋面由於是選用織物材質構成,不僅沒有負擔、同時也能幫助足部良好換氣;再搭配不易變形的 TPU 材質鞋後片,在舉重瞬間不會因重量下沉而有壓縮感。
另外,本鞋款為防止鞋帶鬆脫的可能,特別採用了兩種鞋帶的設計,內裡為一般的可調整式鞋帶,外層則為魔鬼氈寬版鞋帶,對於剛穿上舉重鞋打算好好訓練的運動者來說,便能夠透過像這樣的雙重保護,讓自己踩出堅實的第一步。
NT$3,980
對於不僅僅只做舉重訓練的運動者來說,擁有全方位功能的鞋款也許更符合需求。本品經過三代款式演變並擴大自身定位,針對綜合性的交叉訓練所設計。全掌透過 Micro G 發泡材料中底帶來極佳的緩震與反彈力,非常適合在抓舉或各式重量訓練時穿上。
且因為其為鞋底十分平坦,加上前足擁有符合人體工學的牽引花紋,並搭配 UA TriBase 三角結構延展了足部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因此在猛力爆發的同時,能夠提高最重要的穩定度與抓地性,實屬一款機能性出眾的鞋子。
NT$2,299
各位可能對 INOV-8這個牌子沒什麼印象,本牌雖是以越野跑鞋為主力,但近年也推出了舉重鞋款。例如此款強調能為深蹲、舉重、重訓等健身菜單進行良好支撐,腳跟處則以品牌專利技術搭配 POWER-TRUSS 支撐結構,創造出極佳的穩定性。
許多運動者剛開始都不太適應較窄的舉重鞋型,而本品因採用 META-FLEX 前掌腳底溝槽設計,故能幫助腳掌進行伸展使舒適度大增;且重量只有輕盈的335g,是個相當適合最初訓練的選擇之一。
NT$4,850
本款擁有舉重鞋最經典的重要設計,包含了厚實、能夠強力支撐且避免身形晃動的木質鞋後跟,以及耐磨舒適又充滿質感的麂皮鞋面,因此一直以來都是一雙聲量不低的舉重鞋量,就連台灣舉重選手郭婞淳,也曾穿著本品的訂製款式進行訓練及出席賽事。
雖然本品在台灣並未發售,大需要靠代購由日本進貨,但其質感及經典設計仍受到舉重運動者的喜愛,即使它的售價在舉重鞋中屬於高等價位,若有許多人趨之若鶩,可以想見本品受歡迎的程度。
NT$2,270
雖然可能讓各位跌破眼鏡,但基本款 Converse 確實也能做為舉重鞋使用,因為重量訓練著重於腿部,無論是深蹲、臥推、硬舉等動作,都必須依靠腿足的共同發力,而平硬無彈性的橡膠鞋底能夠讓立定、下踩時不會產生反饋,加上帆布鞋面耐磨又有保護作用,因此有不少運動者會穿著此鞋進行訓練。
若各位希望有雙兼顧訓練及平時休閒可搭配的鞋款,的確可以好好考慮價格親民又易購入的本品,不過請避開鞋底較軟的70’s 款式,以免適得其反。
NT$2,999
這款來自俄羅斯品牌的專業重量訓練鞋,以平實的外表與穩固結構低調現身在運動者們的眼前。產品由專利研發的 SPP 舉重鞋架構為基礎,並透過加寬蹠骨單鉤環綁帶,能夠提供腳後跟充分的穩定性,同時也不致影響前腳掌的靈活度,更可以防止足部在鞋子內部位移,避免發力時受到傷害。
它的鞋跟為 EVA 塑料聚合物所製成,質地輕而堅硬,並搭配透氣柔韌的針織鞋面,整體的做工紮實穩定。只可惜本品亦多得從國外購入,使得比價空間會較小,選購時可再多參考看看其他產品。
NT$1,280
舉重界有一說:什麼鞋都比不上赤足舉重的感覺。然而室內訓練講求個人衛生,再加上若足部曾帶傷或者是低足弓的運動者,光著腳舉重並不是那麼的適合,這時不如選擇一款擁有赤足腳感的訓練鞋。
本款採用特殊止滑鞋底,讓腳在親近地面的同時依舊維持穩定發力,搭配快乾彈力的聚酯纖維鞋身以及可調式魔鬼氈的快速穿脫設計,帶來無感重量與極佳固定狀態,更可依個人喜好更換不同鞋墊。只可惜本品販售管道較少,可能會容易發生缺貨情形。
NT$1,701
本品來自奠定中國舉重鞋標準的先行品牌,它在鞋面採用了合成皮革與網布織物的搭配,不僅能夠創造透氣度,也帶來足夠的支撐性。此外,橡膠大底及木質鞋跟的組合,也能幫助穩定身體中軸線,讓動作維持標準狀態,因此本品十分適合雙腳發力時特別需要穩固站立的重量訓練穿著,例如深蹲、硬舉等。
本鞋款為男女舉重鞋,不論性別皆適合穿著,然而因為台灣並無代理,心儀這雙鞋就必須向個人賣家代購,建議多多詢問尺寸問題,才能進一步確認是否合腳。
雖然現在健身風氣十分盛行,也不少人會在健身房練習硬舉等項目,但相信仍有不少讀者對於健身鞋的特性、必要性有所疑問,希望以下常見問題能為大家解惑。
舉重鞋設計的特別之處在於鞋底厚且鞋跟高,利於蹲下並彎曲腳踝,自然而然地採取前傾的動作。對於腳踝不靈活,不擅長正確蹲姿的運動者來說相當有助益,並且能避免上身過度前傾,以及造成下背負擔等問題。
除了硬舉以外,舉重鞋還可以於深蹲、臥推等鍛鍊動作派上用場。不過由於此鞋款為了帶來瞬間爆發力,較不著重於吸震的效果,也不適合長時間穿著,在跑步或是跳躍等動作都可能造成腿部負擔和受傷,還請多加留意。
人們耳熟能詳的 adidas、Nike、Reebok、Under Armour 等國際運動用品大廠,皆有推出此種鞋款,且其中不乏外觀時髦亮眼又兼具實用性的商品,在挑選時若拿不定主意便可從這些知名品牌下手。
若想要鍛鍊得安全並提升運動表現,除了舉重鞋以外,也建議搭配其他的道具來保護身體。以下彙整了多款重訓手套和護腕等商品,無論是健身新手還是老手都歡迎前往參考。
關於本次的舉重鞋選購要點以及十項推薦商品,不知道各位覺得如何呢?挑選出理想的鞋款,能夠讓鍛鍊變等更有效率,同時也可以減輕腰和腿部的負擔,讓大家在打造完美身形之於也能保持安全。只要搭配文中說明及釐清自己的需求,相信就能順利找到合適的商品了。
購入文中商品,mybest 將獲得部分收益。
商品介紹參考官網及各大電商通路內容製作
日用品・生活雜貨
毛巾、衛生紙、防蚊・殺蟲家電
電視、按摩家電、其他家電3C電子・影音
影音AV配件、藍光・DVD播放器、擴大機相機・麥克風
腳架、數位相機・攝影機、單眼相機美妝・保養
美甲・指甲彩繪、指緣保養、護膚・身體護理健康・美容
香水、健康用品、日常護理食品
品牌食品、豆製品、麵類・義大利麵飲料
酒類、蔬果汁、茶飲廚房用品
酒器・酒具、廚房收納、茶壺・茶具服飾・時尚
錢包、夾克・風衣外套、男士內衣褲鞋類
鞋用保養・配件、童鞋、男鞋手錶・飾品
太陽眼鏡、髮飾、手錶母嬰・兒童用品
奶瓶・副食品工具、兒童餐具、孕婦・產婦用品家具・家飾
床包・床罩、其他收納用品、櫥櫃・展示櫃興趣嗜好
畫具、打擊樂器、其他樂器・配件戶外休閒
登山用品、戶外服飾・配件、烤肉架・焚火台DIY・工具百貨
戶外家具、農事・園藝工具、電動工具運動用品
其他運動用品、瑜珈用品、健身用品寵物用品
貓咪用品、熱帶魚・水族箱、鳥・小動物用品書籍・影視作品
工具書・自我成長、參考書・題庫、雜誌遊戲
Switch周邊・配件、遊戲機配件、Xbox One遊戲汽機車
汽車百貨、機車用品、汽車禮品
其他禮品、母親節禮物、父親節禮物居家設備
蓮蓬頭、馬桶・馬桶配件、淨水器手機
手機周邊、iPhone・iPhone配件、手機音樂
華語歌曲、樂團・團體歌曲、其他音樂應用程式・App
遊戲App、生活App、音樂App保險
人身保險、財產保險信用卡・電子支付
信用卡、優惠信用卡、旅遊信用卡服務
健身房・運動中心、補習班・留學、住宿・訂房其他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