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好萊塢商業化電影成為主流的現代,台灣電影卻依然能夠在百家爭鳴之中獨樹一格,證明了本土電影有著不同於國外商業大片的特色,近期像《瀑布》、《月老》等都擁有不錯的口碑。國片最大魅力便是情感細膩,並廣泛取材於市井人民看似平凡卻值得反覆咀嚼的日常,再加以幽默詼諧的手法闡述嚴肅議題,也因此總能讓人在捧腹大笑之餘,細細反思劇情所欲傳達的涵義。
本篇文章將分享挑選台灣電影時需注目的要點,並介紹幽默的喜劇愛情片、闡述社會議題的懸疑劇情片,及恐怖又迷人的驚悚鬼片等類型。其中還會精心挑出多部人氣電影推薦,包含《消失的情人節》、《孤味》、及《親愛的房客》等獲得金馬獎肯定的話題之作。除了有輕鬆明快的電影外,也不乏講述歷史、同性戀、婚姻等深度議題的作品,甚至不少能在 Netflix 上觀賞 ,相信定能滿足喜歡電影的讀者們!
台北人,自詡為一位大齡少年,在 YouTube 上做影評的同時,也一邊在劇場及學校教書。 小時候喜歡把電影當成一種體驗探險和旅遊的媒介,現在則想成為用電影觀察世界的人。喜歡故事精彩、人物鮮明、內容深刻或是觀點獨特的電影,因此特別喜愛 David Fincher、Christopher Nolan、Alfonso Cuarón 等知名導演。相信戲劇是幫助人與人溝通的藝術作品,因此需要有人用故事的方式將每個文化保留下來,並將故事流傳下去。
於 mybest 任職近3年,參與多篇開箱實測及專家監修文章,為文章品質專業把關。目前定居日本關東地區。先前曾於唱片公司負責網路行銷及影像剪輯工作,喜歡關注音樂、電影、美食、日用品等各種領域。平日裡也熱愛在網路世界探索新事物,期待藉由自身體驗,將有價值的好物分享給讀者。
在專家監製企劃中,專家、達人僅針對「選購要點」提供客觀的分析及建議。排行榜的內容皆由mybest編輯部依照各項評比結果排名,專家、達人並無參與。
排行榜中所推薦的商品及服務,皆由編輯部依據PTT、Dcard等論壇評價及官方資訊進行排名。(2023-01-16更新)
台灣電影從歷史訴說到現代的社會文化,涵蓋了多元廣泛的題材。近年來,以社會議題為主旨的電影由於能確實地反映社會現況,並一針見血地切入時弊,因此在上映後往往能掀起極大話題。如用幽默手法來嘲諷社會黑暗的《大佛普拉斯》,與道出同性戀因不堪輿論壓力而不敢認愛的《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等劇,都讓觀眾看到自己生活中存在卻不曾正眼面對的盲點。
此外還有紀錄這個島國歷史中,原住民為了爭取自由而寫下悲壯一頁的《賽德克巴萊》,以及描述過去白色恐怖歷史的《返校》。這些題材多元的電影,都能讓觀眾用全新角度來重新審視熟悉的過往,也增加了電影的可看性。
台灣電影題材除了上述的歷史、現代社會以外,也不乏令人發笑的喜劇和浪漫愛情等主題。以下就為各位介紹台灣電影的選購要點,讀者們可以依照要點中提及的重點,選擇自己喜歡的電影。
不管是小說、戲劇還是電影,觀眾們可以直覺地挑選平時喜愛的影劇類型,畢竟人們各有所好,有些喜歡浪漫的愛情喜劇,也有人喜歡驚悚刺激的恐怖片。令人慶幸的是,台灣電影發展至今題材可說是包羅萬象,因此選擇非常多。
接下來就針對幾項台灣電影中常見的類型,來和各位逐一說明它們不同的魅力,讀者們可參考並篩選自己想看的電影。
喜劇可說是本土最常見的影劇類型之一,台灣人的性格樂天知命,在面對生活、家庭與社會中的種種無奈時,往往會用偏黑色幽默的方式自我解嘲,所以縱然是題材十分沉重的電影,中間時常還是會摻入一、兩幕充滿幽默橋段,令觀眾會心一笑。如講述中年男子們壓抑與無奈的《同學麥娜絲》,以及充滿濃濃惡搞與黑色幽默的《江湖無難事》,都是典型台式幽默電影的代表。
此外,台灣的愛情喜劇也十分出名,如紅遍日韓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和《我的少女時代》等,都將浪漫的戀愛橋段揉合逗趣的搞笑元素,並表現出動人的戲劇張力和爆發力。其中《那些年》還被日本買下版權由翻拍,再再證明了台灣電影的實力。
近年來台灣電影勇於嘗試新題材,其中甚至有不少廣受爭議的主題,如同性戀、移工與弱勢族群等挑戰傳統禁忌的議題,現在都轉變成催生好電影的肥料。在《親愛的房客》中呈現同志伴侶與家庭觀念的衝突,以社會案件為背景的《無聲》則道出了聾啞孩子遭受的霸凌與歧視,並血淋淋地演出姑息養奸的校園黑暗,甚至還有不少訴說在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威權對人性的壓抑與人權迫害。
這些電影雖然不會讓人看了心情愉悅,但卻能帶給觀眾一個當頭棒喝,提醒著人們不要只注目著耀眼的成功之路,同時也要關懷光芒背後的陰影中,那些有苦難言的無名氏們,並學著關懷更多社會問題。
台灣農曆七月半就是俗稱的鬼月,除了祭祀好兄弟以外,也時常也有鬼片趁此時節應景推出。台灣的恐怖片雖然和日本、泰國等鬼片大國相比,在國際間的知名度較為遜色,但在結合台灣的民俗信仰與都市傳說後,卻也發展出了獨特風味。例如《紅衣小女孩》、《女鬼橋》就是改編自台中的都市傳說,而去年上映的《杏林醫院》也是以台南當地的知名鬼屋為題材改編。
人們耳熟能詳的故事背景加上細膩的拍攝手法,使得這三部電影成了近幾年最成功的恐怖片代表,喜歡刺激感的讀者不妨從這類鬼片開始入門觀賞。
至今許多才華洋溢的導演也在台灣電影界嶄露頭角,李安、侯孝賢、蔡明亮等國際級的大導演,及鍾孟宏、魏德聖、楊雅喆等實力派導演,一直到新銳導演程偉豪等人,都用鏡頭訴說著這個島嶼的故事。且每位導演都有自己說故事的風格,在看電影時也能藉著影像和台詞推敲品味其內心世界,細細品味他們想傳達的訊息,也是觀賞電影的一大樂趣。
優秀的演員是電影的靈魂,而台灣電影這幾年除了已成名的中生代演員外,也有不少後起之秀開始嶄露頭角。如李安導演讚譽有加的《陽光普照》許光漢和劉冠廷;靠《下半場》勇奪金馬最佳新人獎的范少勳,以及因《返校》成為金馬影后的王淨等,這些表現亮眼的新生代演員都為電影圈注入了一股活力。
另外,在大小螢幕的戲劇圈中打滾多年的資深演員也不可忽略。像是以《孤味》奪得金馬影后的陳淑芳,以及曾在海參崴影展中以《范保德》受封影帝的黃仲崑等,這些「老戲骨」搭配年輕一代的精湛演出,都增加了台灣電影的質感與深度。
好電影還得搭配動聽且符合劇情的配樂,觀眾才更能隨著音樂融入劇情與角色情緒之中。如盧廣仲的《刻在我心底的名字》,A-LIN 的《有一種悲傷》等,都是能勾起觀眾情感的動人歌曲,使人一再回味電影中令人惆悵心碎的故事情節。
而電影原聲帶不見得只有歌曲能作為代表,優秀配樂也是重要的成分之一。其中《看見台灣》的磅礴配樂,便是由曾獲得金馬最佳原創音樂獎項的何國杰,遠赴布拉格與當地知名交響樂團共同錄製完成。此外《同學麥娜絲》、《無聲》等電影也都譜出了充滿新意的原創音樂。
NT$128
由拍過《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的名導魏德聖監製,並由新銳導演馬志翔執導的史詩大作《KANO》,講述台灣日治時期「嘉義農林棒球隊」,在教練近藤兵太郎(永瀨正敏飾)的帶領下,從名不見經傳的鄉下球隊一直打到棒球最高殿堂甲子園的熱血奮鬥史。
導演以平實卻動人的敘事方式,讓觀眾看到棒球隊如何化不可能為可能,且還能窺見教練與球員們在歷經磨練所培養出的堅定情誼,令人感動。這部片在2014年上映後轟動票房,並入圍當年金馬獎6項大獎。這也是曹祐寧在大螢幕上的處女作,雖然已經時隔多年,但還是推薦各位讀者可以重溫這部歷時不衰的經典大作。
NT$495
《親愛的房客》是鄭有傑導演推出劇情片,並在去年橫掃金馬六項大獎。故事大意是說居住在王家樓上的房客林健一(莫子儀飾),長久以來無微不至地照顧已過世同志情人的母親與兒子,卻因自己在王家的名份不清,而遭受旁人的猜忌與指控。健一雖然為了王家人付出所有的愛,但在不理解的人眼裡全變成了別有用心。整部電影圍繞著愛、同性戀與非血緣感情的衝突與矛盾。
導演在角色感情上拿捏得非常仔細,沒有誇張的感情表現,而是透過內斂的對白與互動,讓觀眾更能理解主角的難處。導演曾在受訪時將此劇形容成洋蔥,每剝一層就能越了解真相,也因此本作非常催淚,看電影時情緒容易受情節影響的讀者要準備好面紙。
NT$450
日本大文豪芥川龍之介在《地獄變》當中有句名言:「人生比地獄更像地獄」,而《血觀音》更是恰如其分地演繹出這句話的涵義。故事背景設在1990年代,滇緬孤軍遺孀棠夫人(惠英紅飾)與她的兩個女兒,為了政府的都市建設計畫案在達官顯貴中奔走並穿針引線,但隨著案子推進,精心布局的密謀也逐漸浮現,圍繞著利益、謊言、情慾與血腥味的大戲就此上演。
整部電影的敘事手法嚴謹,以棠家小女兒棠真的視角來看大人世界的勾心鬥角,劇中看似不相關的角色卻其實也身陷局中,每個人都不是局外人。直到最後才會對事情的真相拍案叫絕,適合喜愛驚悚與推理劇情片的讀者。
NT$380
由新銳導演許承傑改編自同名短片的電影《孤味》,集結老、中、青三代的硬底子女演員,共同演出這部韻味深長的小品。在台南經營大餐廳的老闆娘林秀英(陳淑芳飾),突然接到離家多年的丈夫已經過世的消息,而在辦理丈夫喪事的過程中,對當年丈夫貿然離家仍心有未甘的秀英,透過三個女兒與旁人一步步重新拼湊丈夫走後留下的空白,再慢慢地釋懷並放下。
其實《孤味》中秀英嬤的故事,在台灣老一輩當中並不稀奇,但看似平凡無奇的故事,透過導演對親情與愛情無比細膩深刻的描寫,讓人看完後依然能反覆回味。若對感情濃烈、口味重的電影感到有點膩了,不妨來觀賞這部恬淡溫暖的小品。
NT$398
以台灣「赤燭遊戲」的同名作品《返校》改編而成的本作,故事背景設在1951年、政府實行戒嚴的白色恐怖時代,翠華中學三年級的學生方芮欣(王淨飾),在一個颱風夜中突然於昏暗的教室裡醒來,在步出校園的途中遇上二年級的學弟魏仲廷(曾敬驊飾),兩人想要離開學校卻因溪水暴漲而困在裡面。
進退不得的兩人想要尋求老師的協助,卻遇上一連串可怕的事情,並勾起方芮欣一直不敢想起來的回憶。這部電影以方、魏兩人的經歷為主線,並在中間穿插過往的回憶來拼湊出整起事件的真相,中間有許多驚悚的鏡頭,但卻和傳統鬼片的恐怖不同,因此許多不敢看恐怖片的人也表示可以接受,若有興趣了解這段歷史可以參考看看。
NT$495
2020可說是國片收穫滿滿的一年,因為這年台灣推出了許多超水準的作品,而《消失的情人節》正是其中令許多觀眾驚艷的一部電影。動作總是比別人快一拍的女孩楊曉淇(李霈瑜飾),母胎單身的她某天遇到帥氣的舞蹈老師,情投意合的兩人約好七夕情人節約會,但楊曉淇在七夕那天醒過來後卻發現七夕已經結束了。
困惑的她回郵局上班後卻發現自己消失的情人節和一位叫阿泰(劉冠廷飾)的人有關。本作分別用男女主角的視角來相互拼湊出七夕當天的全貌,個性相反如平行線的兩人又是如何找到彼此?導演似乎想藉此提醒現代人:在人生路上行走時切記放慢腳步,好好環顧身邊的人,說不定苦苦尋找的愛情其實一直都在身邊。
NT$418
由《陽光普照》編劇張耀升導演自編自導的作品《腿》,是由導演父母的真實故事發想改編。整體架構十分單純,即是妻子錢鈺盈(桂綸鎂飾)在丈夫子漢(楊祐寧飾)因截肢引發敗血症過世後,四處奔走想要取回失去的腿。而看似單純又讓人摸不著頭緒的故事情節、卻透過導演交叉敘事的方式,帶領著觀眾逐漸明白失去的「腿」有何意義。
《腿》是部相當出色的黑色喜劇,將原本應該沉重的情節用幽默來修飾,但在看到鈺盈與子漢夫妻從相愛,到因現實的壓力而變得漸行漸遠後,感嘆愛情婚姻經營的不易。若夫妻一起看這部電影,必然會有不同的反思與共鳴,也可由此窺見導演說故事的功力,推薦給所有的讀者。
了解該怎麼挑選台灣電影、以及市面上有哪些影片後,各位是否還有一些其他的疑惑呢?以下列出幾個使用者可能會有的問題,並邀請了專家解答,希望能為大家排困解難。
A:台灣電影以劇情片、青春愛情片、喜劇片為常見類型,近年還有懸疑靈異類型或運動電影、歷史電影等;另外紀錄片也一直是台灣電影的強項。而以過往的電影史發展來說,還曾經有過三廳電影、健康寫實電影和軍教片這幾種獨特的類型。
A:最經典的有像得到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的《一一》,以及代表台灣拿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臥虎藏龍》。也有在香港打破票房紀錄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或是侯孝賢導演在威尼斯影展拿下金獅獎的《悲情城市》等。
A:曾經台灣電影一度是「看不懂的電影」的代名詞,商業片幾乎絕跡。不過在《海角七號》、《艋舺》、《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之後,台灣電影又開始重新擁抱一般觀眾,近年也不斷有叫好叫座的作品出現。除了社會寫實與藝術價值之外,也誕生了一部又一部觀眾喜愛且通俗易懂的好故事。
近年因網路串流媒體的興起,人們觀影的型態也隨之改變,近年在 Netflix 等網站上除了能看到院線電影外,也有許多有趣且不容錯過的原創影劇。歡迎喜歡看電影、追劇的讀者們,一併前往下方文章中,參考目前有哪些值得推薦的好片吧!
在看完上述排行榜後,不知各位有什麼想法呢?其實這幾年台灣電影界中,出現了許多優秀的導演與演員,同時也推出了很多膾炙人口的作品。礙於排行榜名額,其中難免有讀者心目中覺得好看但沒上榜的好電影,但只要各位參考選購要點中提到的重點,選擇偏好的類型,就能找到自己最喜歡的台灣電影。馬上準備好爆米花,享受觀影的樂趣吧!
購入文中商品,mybest 將獲得部分收益。
商品介紹參考官網及各大電商通路內容製作
日用品・生活雜貨
毛巾、衛生紙、防蚊・殺蟲家電
電視、按摩家電、其他家電3C電子・影音
影音AV配件、藍光・DVD播放器、擴大機相機・麥克風
腳架、數位相機・攝影機、單眼相機美妝・保養
美甲・指甲彩繪、指緣保養、護膚・身體護理健康・美容
香水、健康用品、日常護理食品
品牌食品、豆製品、麵類・義大利麵飲料
酒類、蔬果汁、茶飲廚房用品
酒器・酒具、廚房收納、茶壺・茶具服飾・時尚
錢包、夾克・風衣外套、男士內衣褲鞋類
鞋用保養・配件、童鞋、男鞋手錶・飾品
太陽眼鏡、髮飾、手錶母嬰・兒童用品
奶瓶・副食品工具、兒童餐具、孕婦・產婦用品家具・家飾
床包・床罩、其他收納用品、櫥櫃・展示櫃興趣嗜好
畫具、打擊樂器、其他樂器・配件戶外休閒
登山用品、戶外服飾・配件、烤肉架・焚火台DIY・工具百貨
戶外家具、農事・園藝工具、電動工具運動用品
其他運動用品、瑜珈用品、健身用品寵物用品
貓咪用品、熱帶魚・水族箱、鳥・小動物用品書籍・影視作品
工具書・自我成長、參考書・題庫、雜誌遊戲
Switch周邊・配件、遊戲機配件、Xbox One遊戲汽機車
汽車百貨、機車用品、汽車禮品
其他禮品、母親節禮物、父親節禮物居家設備
蓮蓬頭、馬桶・馬桶配件、淨水器手機
手機周邊、iPhone・iPhone配件、手機音樂
華語歌曲、樂團・團體歌曲、其他音樂應用程式・App
遊戲App、生活App、音樂App保險
人身保險、財產保險信用卡・電子支付
信用卡、優惠信用卡、旅遊信用卡服務
健身房・運動中心、補習班・留學、住宿・訂房其他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