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固態硬碟」跟傳統 HDD硬碟相比,不但傳輸速度快上許多,也不容易因為震動而導致讀寫資料時出現問題。此外,科技的進步使以往價格昂貴的商品已變得十分優惠,讓許多喜歡自行組裝電腦的使用者,都會選擇配一顆來安裝系統或是儲存資料。
不過 SSD 除了直接安裝於主機板的款式以外,也有製作成外接硬碟的類型可供挑選,加上容量、傳輸速度等規格也有很大的差異,使剛入門的新手總是不知道該如何選擇。這篇就要來介紹一些挑選 SSD固態硬碟時的小訣竅,並且精選10款各有特色的商品作為推薦;其中亦有來自美光、SAMSUNG 等品牌,以及標榜1TB大容量的產品。希望大家在參考這些項目以後,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款式喔!
熱愛研究電腦組裝零件的 Leo Ho,在各大社交平台上都有經營個人專頁,不但提供電腦新手完善的入門小訣竅,還是電腦同好們互動交流的好去處。 除了電腦的硬體之外,軟體介紹文以及實體開箱文也沒有少,甚至製作多支教學影片,只為了方便大家快速掌握電腦實用技巧。解說內容詳細又不馬虎,並耐心解答各種疑難雜症,因而吸引眾多讀者訂閱,追蹤人數節節攀升。
於 mybest 任職近3年,參與多篇開箱實測及專家監修文章,為文章品質專業把關。目前定居日本關東地區。先前曾於唱片公司負責網路行銷及影像剪輯工作,喜歡關注音樂、電影、美食、日用品等各種領域。平日裡也熱愛在網路世界探索新事物,期待藉由自身體驗,將有價值的好物分享給讀者。
在專家監製企劃中,專家、達人僅針對「選購要點」提供客觀的分析及建議。排行榜的內容皆由mybest編輯部依照各項評比結果排名,專家、達人並無參與。
排行榜中所推薦的商品及服務,皆由編輯部依據PTT、Dcard等論壇評價及官方資訊進行排名。(2023-01-16更新)
SSD硬碟(Solid-State Drive)跟同樣用來儲存資料的傳統 HDD(Hard Disk Drive)有很大的不同,不但耐衝擊、耗電量低,運作時也幾乎不會發出聲音。此外,兩者由於寫入資料的原理不一樣,使 SSD 的讀寫速度幾乎可達 HDD 的2倍以上,因此成為了目前主流的儲存媒體。
但由於目前市售的 SSD 整體價格還是比 HDD 高上一截,不少使用者會選擇將系統安裝在 SSD 上,而需要大量保存資料時則交給 HDD。不過若以電腦效能為使用的首要條件,則相當建議將目前系統所使用的 HDD 換成 SSD,即可顯著提升開機及安裝各項軟體時的速度。
接下來就要說明挑選 SSD硬碟時需要注意的項目,請依照這些重點挑選出適合的商品。
市面上有許多不同規格的 SSD硬碟,由於各款式的安裝方式有所不一,挑選時請記得先考慮它的使用目的,以確保購買的 SSD 具備對應的連接方式。
SSD固態硬碟的類型中最通用的規格稱為「SATA」,它可支援的裝置相當廣泛,從新舊款桌機、筆記型電腦以及家用遊戲機,幾乎全都備有 SATA 的連接埠。如果使用中的電腦較為老舊、或不清楚它為何種規格的機型,則建議挑選 SATA 類型的固態硬碟會比較安全。
然而 SATA 本身也有版本差異,目前市面上的機種大多使用傳輸速度較快的 SATA3,不過有些舊電腦仍是配置 SATA2 連接埠,在購買前請先翻閱主機板或筆記型電腦的說明書進行確認。此外,有意更換 PS4硬碟的使用者,則須選擇厚度在7mm 以下的商品才能安裝,挑選商品時也請多加注意。
近期的電腦主機板除了 SATA 以外,通常還會內建能安裝「M.2 PCIe NVMe」規格硬碟的「M.2」插槽。此類 SSD 由於介面可傳輸的資料量較大,使得資料的讀取跟寫入更加快速,如果最近打算組裝電腦也可選購這類商品來使用。
不過,因為此規格硬碟需要直接安裝在主機板上,拆裝的難度相對只要用線連接的 SATA 硬碟來得高。不僅如此,根據主機板支援的插槽不同,還區分成「M.2 SATA」、「PCI Express3.0×4」與「PCI Express4.0×4」等多種規格。如果不清楚如何辨識其差異,則建議在購買前詢問專業人士,或是直接請店家幫忙組裝。
若對電腦規格較不熟悉卻又想使用 SSD 的話,則可以選擇方便、好攜帶的 USB式外接硬碟。其不僅只需接上 USB連接埠即可運作,甚至在電腦及家用遊戲機上都能使用。但為了發揮 SSD 的高速傳輸實力,請記得確認電腦是否支援 USB3.0以上的連接埠。
容量也是挑選 SSD固態硬碟時很重要的一環,請依照自身用途以及需求挑選適合的容量,以免因裝不下大量資料而後悔莫及。
如果平常只會上網、聽音樂而不會下載或儲存大量資料的話,只需選用128GB~256GB的 SSD固態硬碟即可容納系統資料,也足夠用來提升開機及執行軟體的速度了。但如果需要額外安裝軟體,或是擔心系統暫存資料過多影響效能,則建議直接挑選256GB的商品會比較保險。
如果本身是電腦遊戲玩家,則建議選用512GB以上的固態硬碟,以便儲存 STEAM 等遊戲平台上大量的遊戲檔案。不過,有鑑於近年出現越來越多大容量的遊戲,也同時建議依據常玩遊戲的類型衡量所需的儲存空間。如果所需的容量超過512GB,或者習慣錄製、實況、剪輯遊戲過程的話,則建議參考更大容量的項目。
影音創作者不僅需要儲存大量的高畫質影像,剪輯影片時也需要頻繁地進行讀取跟寫入資料,這時候就建議選擇擁有1TB以上的大容量 SSD 來應對。若是預算有限而無法購買更大容量的款式時,也可考慮將 SSD 作為剪輯時的硬碟,再另購一台 HDD 儲存素材及剪輯完的成品。
就算同是 SSD固態硬碟,讀取跟寫入的速度還是會有很大的差距。一般來說,硬碟的傳輸速度會以「○○○MB/s」的方式標註在規格上,數字越大代表處理檔案的速度越快。
但除非需要頻繁地傳輸資料,不然各款式的速度差異並非太大。加上硬碟要有可以相互配合的裝置硬體,才能達到規格上標註的最快速度。因此若非特別要求效能的話,則建議依照預算及耐用度為前提,挑選有口碑的品牌即可。
NT$1,130
此產品採用 M.2介面,不但體積輕巧、安裝在主機板上幾乎不會佔用任何空間,整體頻寬也比 SATA3 還要高上許多,不管是讀取或寫入速度都在水準之上。除此之外,在主打傳輸速度的 SSD固態硬碟中,這款商品已經上市了相當長的時間,因此在購買時自然會有比價的空間,很適合想要以低預算換取高效能商品的使用者。
且比起前代的 SU650,採用快閃記憶體的本款穩定性更高,產品壽命也延長許多。雖然整體性能僅是中規中矩,但作為入門的 SSD 購入也算是恰到好處了。
NT$580
本土品牌宇瞻專門研發硬碟等儲存類硬體,這款 SSD 雖然在網路上並沒有太多的討論,但規格及設計上其實有著頗多的亮點。首先吸引人的是機身上豹紋與 LOGO,不只有著有別於市面上其他硬碟的風格,更彰顯了品牌標榜的高速傳輸性能。採用 SATA3介面的它有著平均之上的速度,除了可用於個人電腦,也能夠支援 PS4等遊戲機。
而容量選擇亦十分多元,且每一種的讀寫速度都具相同水準;再搭配內建的平均抹寫等技術,而能提供相當穩定的效能,如果預算有限的話不妨列為參考之一。
NT$1,899
這款由老牌記憶體大廠推出的 SSD固態硬碟,在效能跟耐用度部分都十分有保障,即使並未附加散熱片,運作時的溫度也還在可接受的範圍內,想更保險的話也能自行加裝散熱裝置。其最大特色在於內建的 XTS-AES 256位元加密技術,除了支援微軟的硬碟加密模式以外,想使用其他廠商的安全性管理方案也沒問題,很適合想要保護電腦資料以防外流的使用者。
只是相較於同類型商品來說,這款 SSD固態硬碟的價格高於平均,而且 M.2規格在安裝上需要注意的細節比較多,如果是比較沒有經驗的新手,建議事先詢問相關資訊。
NT$3,249
隨著科技越來越進步,資訊安全也成了不可不重視的一個問題。而由韓國知名大廠 SAMSUNG三星所推出的這款商品,不只具備前一代的高速傳輸機能,更在機身上設計了獨特的指紋辨識按鍵,只要用其附贈的軟體就可同時設定密碼及四組指紋,每次連接裝置後必須經過輕觸按鍵,才能啟動資料傳輸的功能,相當適合用來備份重要的文件。
加上這款攜帶式 SSD 重量僅有58g,體積更是比一台智慧型手機還小。雖然搭配的裝置也要支援 USB3.0連接埠才能達到最高速度,但總體而言是台相當劃時代的優質產品。
NT$1,490
以一般使用者對 SSD 的需求來說,只要能讓電腦運作順暢而且不會卡頓即可。這款 SSD固態硬碟雖未特別標榜高速讀寫,但規格上來說速度仍十分出色,以日常的使用習慣來說已經是可圈可點。此外,產品同時也支援了多種加密、快速儲存與資料保護技術,而且跟前一代相比耗電量也減少了50%,是十分可靠而且廣受消費者歡迎的固態硬碟款式。
由於是處理器晶片大廠推出的商品,與各種軟硬體的相容性非常高,運作時的穩定度也無話可說,使其受到許多 DIY 裝機者的喜愛,是款很適合拿來當作系統硬碟使用的 SSD。
NT$2,088
市面上同系列的 SSD固態硬碟通常容量越小,傳輸速度也會隨之變慢。但這系列商品的不同容量款式間,讀取跟寫入速度僅有10MB左右的微小差異,就算小容量也能享有不打折扣的高速傳輸體驗。另外,構造中不含任何會位偏的零組件,在日常使用時就算受到震動或搖晃也不容易損壞,延長壽命的同時亦能保護資料安全。
除了堅固耐用的特色以外,此系列還有高達4TB的容量可以選擇,一顆就能容納裝載所有的資料與遊戲檔案,對於需要大量素材儲存空間的業餘或專業影音創作者來說是不錯的選擇。
NT$999
此產品在 SATA 類型的固態硬碟中擁有頂級的讀寫速度,鋁合金外殼則提高了散熱能力,讓運作時的熱量不會累積在機身之內。另外,除了本體可裝置於7mm的2.5吋硬碟架,若再搭配9mm轉接器使用的話,也能將它安裝在不同厚度的插槽上,使機殼空間的運用彈性最大化。除此之外,此產品的售價也比同類型商品更為實惠,購買時不需要額外擔心預算問題。
極高的通用性及穩定度,讓這款 SSD固態硬碟受到不少專業玩家們的推薦,除了能夠應用在電腦上,也很適合安裝在 PS4加快下載以及讀取遊戲的速度,可說是款無可挑剔的優質產品。
NT$1,388
目前市面上的 SSD固態硬碟為了降低成本,幾乎全都改用耐用度較低的 TLC 記憶體晶片,但這款商品內部依然裝置了高耐久性的 MLC。不僅如此,硬碟從內到外都是以自家研發的零組件構成,在經過細心校正下發揮出極佳效能,甚至還透過特殊的動態散熱防護技術,自動偵測硬體運行的狀況以避免過熱,進一步確保運行的穩定度。
此外,此產品的容量選擇相當多元,並採用目前較為罕見、但各項表現都十分優秀的記憶體顆粒;還能透過專屬軟體來升級韌體與進行健康度檢查,讓使用者能輕鬆掌握硬體狀況,各種需求都能一次滿足,很適合想要掌握硬碟壽命並適時更換的人選購。
了解該怎麼選購、以及市面上有哪些商品以後,各位是否還有一些其他的疑惑呢?以下列出幾個使用者可能會有的問題,並邀請了專家解答,希望能為大家排困解難。
A:為了不要講的太複雜,所以就用簡單的方式來說明,NAND Flash 是快閃記憶體的其中一種,其特性是體積小、儲存密度大、讀寫速度快,執行擦除操作時只需要將整塊擦除即可。由於寫入速度與擦除速度快,所以比起 NOR 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 更適合用來進行大量的資料儲存。
A:依照 NAND 顆粒來區分的話,目前 SSD 可以分為 SLC、MLC、TLC、QLC 這四種,其中 SLC 顆粒的 SSD 是最貴但也最少見,QLC 顆粒的 SSD 是最便宜但還算是次主流。目前的主流顆粒為 TLC 顆粒,在技術上與價格上都已取得一個平衡。
A:應該是說掉速有分為幾種:
不過得益於現在的技術,可以透過 Trim 技術來對 SSD 進行優化,所以現在基本上不太會有掉速的問題。
SSD 跟一般硬碟一樣也有使用壽命的問題,雖然大部分品牌都提供了5年的保固,以配合產品的平均使用年限,但使用方式才是決定固態硬碟能否長久運作的重點。通常來說,商品都會在規格表上標示安全寫入限制(Terabytes Written,簡稱 TBW),數字代表著每顆硬碟所能讀寫的資料量上限。
因此當 TBW 標明為36.5TB時,只要用它除以5年中的日數,即可算出硬碟每日平均可讀寫20GB。只要每天都使用超過這個數字,即會讓整體的使用年限減少。如果還是無法掌握硬碟確切的剩餘壽命,也可以利用像是「CrystalDiskInfo」等檢查硬碟健康度的免費軟體來進行監控,避免因為硬碟損壞而遺失檔案。
本篇綜合介紹了市面上的 SSD固態硬碟,但根據前文的說明,其實其中還可細分成許多種類及用途,有興趣的話不妨繼續閱讀以下的主題,並配合自身的需求多方比較,相信就能找到一款真正符合需求的 SSD 囉!
以目前趨勢來說,SSD 已經是系統硬碟必要配置,它不只能夠提高開機速度,也能縮短安裝、讀取軟體的時間。不過要組裝一台電腦勢必要花費許多預算,因此在挑選時可先試著從比較便宜的商品開始嘗試,並且依照這次介紹的各項資訊,找到適合自己的款式型號來使用喔!
購入文中商品,mybest 將獲得部分收益。
商品介紹參考官網及各大電商通路內容製作
日用品・生活雜貨
毛巾、衛生紙、防蚊・殺蟲家電
電視、按摩家電、其他家電3C電子・影音
影音AV配件、藍光・DVD播放器、擴大機相機・麥克風
腳架、數位相機・攝影機、單眼相機美妝・保養
美甲・指甲彩繪、指緣保養、護膚・身體護理健康・美容
香水、健康用品、日常護理食品
品牌食品、豆製品、麵類・義大利麵飲料
酒類、蔬果汁、茶飲廚房用品
酒器・酒具、廚房收納、茶壺・茶具服飾・時尚
錢包、夾克・風衣外套、男士內衣褲鞋類
鞋用保養・配件、童鞋、男鞋手錶・飾品
太陽眼鏡、髮飾、手錶母嬰・兒童用品
奶瓶・副食品工具、兒童餐具、孕婦・產婦用品家具・家飾
床包・床罩、其他收納用品、櫥櫃・展示櫃興趣嗜好
畫具、打擊樂器、其他樂器・配件戶外休閒
登山用品、戶外服飾・配件、烤肉架・焚火台DIY・工具百貨
戶外家具、農事・園藝工具、電動工具運動用品
其他運動用品、瑜珈用品、健身用品寵物用品
貓咪用品、熱帶魚・水族箱、鳥・小動物用品書籍・影視作品
工具書・自我成長、參考書・題庫、雜誌遊戲
Switch周邊・配件、遊戲機配件、Xbox One遊戲汽機車
汽車百貨、機車用品、汽車禮品
其他禮品、母親節禮物、父親節禮物居家設備
蓮蓬頭、馬桶・馬桶配件、淨水器手機
手機周邊、iPhone・iPhone配件、手機音樂
華語歌曲、樂團・團體歌曲、其他音樂應用程式・App
遊戲App、生活App、音樂App保險
人身保險、財產保險信用卡・電子支付
信用卡、優惠信用卡、旅遊信用卡服務
健身房・運動中心、補習班・留學、住宿・訂房其他
其他